當我開始撰寫博士論文後記的時候,已是2006年初冬淩晨四點鍾了。下意識地撩起窗簾,看看窗外,已是滿天星鬥,一切都是那樣平靜,點點燈光從對麵宿舍樓窗口透出(一定是同窗們還在徹夜筆耕),把乍暖還寒的北京襯得更加生動。此刻我的心緒恰似這點點燈光一樣複雜。如燈光跳動著的,是即將完稿的三年寒窗碩果——博士論文——帶給我的喜悅;似冬夜般寒徹的,是將盡的充滿了笑聲、汗水、友情和回憶的三年時光——校園生活——帶給我的不舍。這是我最留戀的三年,它勢將成為我心底的珍藏,永不褪色。
在過去的三年博士生活中,我的導師徐世澄教授無時無刻不在細心地指導、關心著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學習上,他經常為我創造大量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多方學習。還為我提供了大量書籍、資料,增長我的專業知識,為我的博士學習打下紮實的學術基礎,也為我畢業論文的撰寫給予了全力的支持,使我三年的學習生活十分充實。在工作中,他大力支持我在研究生院的學生幹部工作,並對我參加的各項國際比賽給予專業上的指導,使我獲得了優異成績。在生活中,他還像慈父一樣關心我的日常生活,使遠離父母在外地學習的我感受到如家般的溫暖。我深為平生能有這樣一位恩師,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三年的博士學習和畢業論文的順利寫作也要感謝所裏的許多領導和老師。感謝鄭秉文所長、江時學副所長、宋曉平副所長為我提供了許多能和拉美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和專家進行學術討論和學習的機會。還要感謝政治、經濟、國別和圖資室以及編輯部和科研處、外事處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劉紀新、袁東振、蘇振興、吳國平、楊誌敏、賀雙榮、蔡同昌、劉維廣、楊西、劉東山、趙重陽、宋玉蘭、王錫華、張勇、黃誌龍、方旭飛、範蕾、王鵬,感謝他們為我論文的寫作及平時的學習提供了大力的幫助。謹致以深深的謝意!
同時,所裏的師兄弟姐妹陳平、周麗霞、李永剛、彭書棋、韓瑩、祝秀森、曹囡、賀欽、孟群、郭存海、孫洪波、李博、吳曉鵬、李毅也在平時的學習中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在此也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時隔四年的今天,當我又一次梳理我的論文並整理成書時,感慨尤深。感歎時光飛逝,時間的推移帶給我的是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對事業更加執著的追求。在此,我向給予我生命並把我培養成人的父母及兄長,深深地道一句“謝謝”!感謝你們賦予我無私的愛和關懷,沒有你們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我一定不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踏踏實實,嚴謹治學,爭取更大的進步。同時,我也要感謝為我帶來無限的愛與幸福的兒子,是他帶給我莫大的支持和安慰,陪伴我度過繁忙的整理書稿的全過程,希望他能夠健康幸福一生,也希望深愛我的年邁的父母和兄長能夠身體健康,平安如意,久久潸然濕襟的我將永遠帶著對你們的眷戀,為你們祈福祝願……
時間倉促,論文在很多方麵還存在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學界前輩多多批評指正。本書不是我對跨文化研究的結束,而是我進一步對跨文化問題研究的開始,希望今後依然能夠得到各位師長的指導和幫助。衷心地向你們表示感謝!
李陽
2010年4月29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