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傳一,因為從我爺爺那輩傳下來,隻有我這麼一隻獨苗。
所以起名傳一。
至於為什麼到我這一輩隻有我這麼一個人,還得從老龍借氣說起。
古代皇帝都有真龍太子一說,成王稱帝的成敗還要看一人或一個家族的氣運是否能承載的住這份功業。
所以秦漢唐宋元明清每一朝都有龍脈一說,龍脈的氣運決定著王朝的興衰。
而像唐末的黃巢,明末的李自成,雖然殺進了長安,闖入了皇城,沒有真龍氣運加身,就算坐了龍椅也沒幾天就掉落下來。
氣運一說,或有據可查,或添為笑談,暫且不做辯論。
故事還要從1851年說起,那一年我爺爺的爺爺的父親十七歲,跟著同鄉石大哥讀過幾天書,於是給自己取了一個有文化的名字——李文舉。
那一年,有一個叫洪秀全的人,發動了起義,同鄉的石大哥帶著鄉民一起響應,李文舉自然也跟著去了。
其實李文舉和同鄉大多數人,對天王傳教的那一套都沒有弄清楚,隻知道跟著天王有飯吃,能過上好日子,於是無數人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後來石大哥被封了翼王,林文舉其實除了認識幾個字,其他的啥也不會。因為是同鄉,又是彼此相熟,也跟著成了他手下的將軍。
後來隊伍越來越大,都打到了南京去了,據說天王都已經坐上了龍椅。
戰越打越多,一起出來的同鄉幾乎死光了,就剩下了石大哥和李文舉。行軍打仗,每次石大哥都把他帶在自己的身後,石大哥說是:“把你留在身邊安全一點。”林文舉感動的哭了,心中發誓一定要報答石大哥一輩子。
石大哥的功夫特別好,那個時候講究南拳北腿,石大哥算是北腿中最厲害的一個了,軍中無人能在他手下三招,人人都說他是霸王在世。石大哥一有時間就會把他的功夫傳授給李文舉,那個時候,雖然軍中能打仗的人一大批,可是人人都知道他李文舉才是翼王的心腹愛將。
沒過幾年,石大哥的戰功越來越多,軍中都說他是戰神,比韓信還厲害。
1856年的時候,天下還沒有完全打下來,天京幾個王爺已經開始了明爭暗奪。先是北王殺了東王,然後天王又殺了北王。天京事變發生後,天王疑心越來越重,有人進言說道:“北王、東王都不足為患,最危險的是翼王,他可是軍神,自比韓信,一旦有了反心,必成大禍。”
當年劉邦被圍,隻有韓信來救才有突圍的希望,但韓信遲遲不肯發兵,反而乘機要劉邦封他為齊王。天王聽後,疑心更加重了幾分。
此刻翼王還在和清軍奮戰,連著幾場大捷,翼王威名的幾乎傳遍了全國。李文舉忍不住勸道:“王爺還是低調點好,如此大勝隻怕會讓天王不悅啊!”
翼王搖頭道:“我又何嚐不知道,其他諸王的心思,隻是這次一鬧,王爺連著死了兩個,全軍的士氣跌倒低穀,再無大勝,隻怕天國用不了多久就會潰敗,這樣怎麼對的起那些和我們一起出來的同袍弟兄呢!”
這話被安插的細作聽到,當晚趁夜色暗淡星月無光,悄悄偷了一匹軍中快馬報入天京。
此話一傳到了天王那裏,有饞臣進言說翼王功高自傲,說天下都是他一人打下來的,若無他在,天國隻怕無人能當大任。天王大怒:“我是上帝之子,天運加身,他石達開敢說天國無人,如此亂我軍心,是怕是反骨以生。”
不久天王連下數道詔令,急令翼王回天京。李文舉心說不好,這不是和評書裏嶽王爺的故事一樣麼?於是急忙召心腹兵將秘密潛入天京,幸好翼王的威名猶在,天王不敢輕易殺之,這才有時間等到李文舉等人的前來救援。一群人砍翻獄卒中救出翼王,前來圍殺的官兵一看到翼王,無一人敢衝上前來。李文舉大吼一聲,帶頭殺了過去,天王的這些沒上過戰場的鎮守兵如何能擋得住身經百戰的翼王兵馬,一身的悍不畏死的殺氣就已經把他們嚇破了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