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 第511章 提督鄭波(1 / 3)

“好了!安氏運輸局正式開通海外部。”安小樓嘴裏叼著筆杆,額頭上、腮幫子以及鼻尖上各有一塊黑黑的墨漬。此刻他手裏正抱著一個比之燕武皇帝的玉璽小不了多少的大印,看著那張滿是歪七扭八字體的信函末尾蓋的那大紅印章,嘿嘿的笑著。

現在碼頭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依著釜山港這個優良的深水碼頭,安小樓修建的這碼頭足夠可以停泊千艘漁船,四五百艘軍艦,這樣龐大的一個碼頭,需要許多人來維持。

安小樓不是傻瓜,他知道現在高麗國境內還有一批東瀛士兵,總計大概在三萬餘人上,而對麵東瀛島上的那些大名門將軍們也正在蠢蠢欲動,他們一定很納悶,為什麼平白無故就跟高麗國斷了聯係呢?海上的狙擊很成功,隻不過那不是長久之計。關於這些,安小樓全部都考慮到了。

把釜山島作為殖民地,用來給前線的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減輕國內民眾的負擔,這就是安小樓最初的考慮。然而他也知道,不管這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都是不甘心去做別人的奴隸的,因此他並沒有打算去強製性的實行什麼政策,他要把所有的變化都悄然進行在和風細雨中。

比如他的這個安氏碼頭。碼頭上所雇用的工人中,有一半是本地人,管理人員中本地人甚至占了三分之二。安小樓並不想讓這些高麗人覺得自己比大夏人要低一等,因為一旦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了,就會產生叛逆心理,會直接影響安小樓對這裏的管理和統治。

釜山城本來就是依海而建,在經曆了東瀛入侵的那一場戰鬥後,這裏的人幾乎已經死絕了,貓貓狗狗,雞·雞鴨鴨也都死了,之後的居民,有一半是安小樓從大夏移民過來的,另一半是他從慶尚道其他地方移民過來的。

經過了緊鑼密鼓地半個月的重建工作,安小樓帶領著幾千人已經把這座古城重新修葺起來,所有的屋舍都是那麼漂亮,所有的街道都是那麼整潔。另外,安小樓還在這釜山城裏最好的位置——一個最高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座臨海的莊園作為自己的私宅,並把魯知秋接到岸上來。

魯知秋早先也曾打理魯家以及鹽幫的一應事務,因此安小樓便把這安氏碼頭的管理權全權托付給了她。當魯知秋得知安小樓把這麼重要的事托付給她的時候,禁不住吃驚的問道:“你這麼信任我麼?”

“我一直都是這麼信任你的!”安小樓微笑道,確實,魯知秋的能力他是相信的,否則當時的鹽幫也不能這麼橫行蘇州了。

釜山既然為城,自然就需要一個提督(按照高麗國的建製,釜山設提督,總管軍、民政務),安小樓便修書一封寄給皇上,請求他與高麗國王聯合派一名提督來,並請自薦要做副提督,這個要求很快就被燕武皇帝答應下來,並且沒有過太久,高麗方麵就派來一個人,此人叫做鄭波,年紀在六十歲左右,頭發黑白相間,身上穿著大紅袍子,腰力掛著腰刀,看起來是高大威猛,進城的時候帶著六十隨從,騎著高頭大馬,簡直可以說是威風凜凜。

安小樓操著並不算太熟練的高麗話站在門口迎接鄭波,不過當他一打眼看到這人的時候就知道,這老頭不好管教,肯定要托老拿大,搞不好還會影響兩國居民之間的關係。

“嗬嗬,鄭提督,遠道而來,辛苦辛苦!”安小樓笑吟吟的拱手道。

為了今後在這裏做事更方便,安小樓特地磨著莫顏學會了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高麗語,並且還下令所有的大夏士兵以及百姓都要學會高麗話,想要把這裏徹底霸占下來,還得神不知鬼不覺的,那你就得了解他們的生活習俗以及脾氣性格不是麼?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的。

“嗯!”果然不出安小樓所料,鄭波居然連馬都沒下,極為傲慢的坐在馬上嗯了一聲,眼神掠過安小樓之後,就直望著城內,他在看安小樓率領兩國百姓辛苦重建的釜山城。

安小樓身後站著四個士兵,都是他辛苦訓練出來的,其中有當時的民勇,也有他在蘇州昔日的兄弟。最靠近安小樓的那個叫做王來順,是打從蘇州的時候就跟在周康手下的,那時候他還是個半大小子,現在已經長成了一個壯實的小夥子,力氣比安小樓都小不了多少,那把通天戰戟他雙手用點力氣就能給舉起來。

“來順,要不了多久你就超過我啦!”安小樓時常這樣笑吟吟的對王來順說。

“不,安帥,來順永遠都比不上您!”王來順對安小樓的敬佩,從蘇州的那個慶功夜開始,就一直沒斷過。

現在王來順一看那老頭這麼傲慢的德行,心裏自然是不爽的,他身上穿著厚重的鐵甲,哢哢的跨前幾步,伸手啪的就抓住那馬嚼子,衝那老頭用帶著蘇州口音的高麗話喊道:“老小子,見到咱們安帥你還敢這樣安坐馬上?給我下來吧!”說完王來順提著那馬嚼子用力往下一拉,那馬吃力不過,前蹄子就噗的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