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幽冥花(2 / 2)

當天晚上吃過飯,林揚和我神秘兮兮地說等明早要帶我去個地方,可能會找到小王死的一點線索。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在約定的地方見了麵,攔了輛出租車,直奔郊區的西辛房,一路上我也了解到不少事情。林揚之前口中的“郭叔“就是當年去盤蛇穀的那批人中的一個。他們當時的任務誰都不知道,這幾頁日記一樣的東西也沒人知道是怎麼流傳出來的。

車到了西辛房,四下看去,都是老式的四合院。有的是清代的建築或者更早,我對這裏也略有耳聞,西辛房從****時期保留到今天,其中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最開始也是有人建議拆的,可參與的人不是遭遇橫禍,就是因事慘死,到後來上邊隻好頂著壓力,批了個暫時保留意見,日後再做決議。當然,現在是不存在拆的這麼回事了,說是要保留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導演拍電影的時候也要來取景。

林揚帶著我和李多二人七拐八拐地總算進了個大院,大門弄得很講究,是個太極八卦圖,陰爻陽爻相互對應,開合時構建旋轉。李多見我盯著大門不放,玉手在我麵前晃了晃,“走吧,別看了。郭叔的祖上是理氣派的傳承者,這是郭家的祖宅。“

我特別注意了下門口的那兩隻石質的望天吼,犼是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各種漢族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大量傳說及曆史文獻記載還原考古的出土文物來看,它生性凶猛,四肢強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軒昂,前腿直立、後腿左右分開蹲坐,昂首怒吼、有隨時騰躍奮起之勢,全身透著一股震撼人心肺之豪氣和霸氣,也是傳說中龍王之子。

望天吼的身後牆上還刻著些字:犼,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凶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有人嚐見一犼獨鬥三蛟二龍,鬥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幸虧我的文言功底還不算差,講的是“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穀。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上的兩隻麵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君歸”。據說它們專門注視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遊不歸,它們就呼喚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樓後的兩隻石犼,則麵北而坐,叫做“望君出”,它們的分工就不同了,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行為,皇帝如果深居宮闈,不理朝政,它們便會催請皇帝出宮,明察下情。不知道這兩隻又有什麼講究。”李多見我看著這些怔怔出神,解釋道。

望天吼的額頭上麵還刻著一個“郭“字,古樸蒼勁。

進了院子,中間種了棵桃樹,根枝遒勁,再往裏走是一排屋子,屋內很整潔,東西都擺放得有條不紊。林揚仔細觀察著,照他之前的說法來看,他們口中的郭叔沒有死,那麼這裏一定會留下他的蛛絲馬跡,他若還活著,為什麼要躲著眾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