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積極推行健康、安全與環境(Health,Safety &Environment,簡稱“HSE”)管理體係,強化健康、安全與環境的一體化管理,為眾多的企業作出了典範。
中國石油的HSE管理體係遵循PDCA管理模式,即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改進(ACTION)。HSE管理體係由領導和承諾、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策劃、組織結構和資源及文件、實施和運行、檢查和糾正措施、管理評審七個關鍵要素組成,各要素按照相應的原則要求形成相互促進、循環提升的管理流程。2007年,中國石油按照“統一、規範、可操作”的要求,穩步有序地開展了HSE管理體係建設推進工作。通過大力推進HSE管理體係建設,統一了HSE方針和戰略目標,健全了HSE製度和標準體係,規範了基層組織風險管理,強化了全員HSE理念和意識,具有中國石油特色的HSE管理體係正在形成。公司調整了HSE委員會構成,成立了HSE管理體係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HSE體係推進工作辦公室,印發了《集團公司HSE管理體係建設推進計劃》,在全係統召開了HSE管理體係推進工作視頻會議,對公司HSE體係推進工作進行總體部署和安排。中國石油修訂並頒布了新版的《HSE管理體係管理手冊》,在全係統統一了HSE管理體係框架,為各所屬企業建立實施HSE管理體係提供了統一的標準依據。HSE方針: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全員參與,持續改進。HSE戰略目標:追求零傷害、零汙染、零事故,在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方麵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中國石油在所屬企業,特別是作業場所臨近江河湖泊或可能產生公共水環境汙染的企業,繼續建設完善三級防控工程。在2006年基礎上完成了4個企業13個應急防控項目建設,基本完成三級防控工程。中國石油組織製訂了《煉化企業水汙染三級防控應急標準》,事故工況下環境風險控製能力進一步加強。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地處渤海遼東灣畔——遼河三角洲濕地,那裏棲息著世界瀕臨滅絕的珍奇水鳥黑嘴鷗和國家一類保護鳥類丹頂鶴等409種野生動物,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保存最好、麵積最大、植被類型最完全的生態地域之一。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下麵,蘊藏著“世界第一稠”的稠油和超稠油,數千口油井分散在濕地的百裏蘆葦蕩之中,年產量已達到數百萬噸,是全國最大的稠油和超稠油開發基地。麵對作業環境的特殊性,遼河油田始終把環境保護視為重中之重。嚴格遵守國家環保法規,做到汙水外排達標率、油泥處理率、鑽井廢品無害化處理率、廢棄泥漿無害化處理率等指標達到100%。積極采用水平井、叢式井等開采方式,有效節約了土地使用麵積,充分保護了自然景觀和水源。堅持“從崗位開始,從我做起,濕地環保人人有責”原則,大力提倡“讓地球也喝純淨水”的做法,全麵實施“綠色作業”,使百裏葦蕩千口油井沒有發生一起油水外溢事故,用綠色行動踐行了“奉獻綠色能源、共享碧水藍天”的環保理念,譜寫了工業發展與生態進步的和諧交響曲。
作為一家企業應該像中國石油這樣,在生產中不忘自己應該承擔的環境安全責任,將安全環保作為企業的核心理念。隻有守護住我們的生命之源,才能保障企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