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破城(2 / 2)

潰兵不斷湧出南門,其中還夾雜著不少百姓,哭喊號叫,混亂不堪。在這混亂的隊伍中,“兵法大師”鄭樺也在其中,且正從昏沉中清醒過來。幾個親兵背著他剛剛回到府中,城破的消息便傳來了,顧不得府中的雞飛狗跳,幾個親兵又護著他向城外逃竄。

腦袋雖然有些清醒了,但鄭樺的聽力卻沒有恢複,無聲的、淒慘的景象浮現眼前,既怪異,又讓他傷悲不已。

怎麼就敗了呢?完全沒有發揮自己的兵法韜略,糊裏糊塗地就開始逃命了。孫子有雲: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我軍已經嚴陣以待,明軍為何還要進攻?完全是不懂兵法,胡亂行動嗎?

可就是敗了呀!還敗得這麼快,這麼慘,連家眷都陷在了城裏,我的老婆孩子呀,還有我積攢的家財喲,全都落在明軍之手,想是,想是……

“大人,大人,看到您安然無恙,卑職真是,真是……嗚嗚……”馬屁精突然騎著匹馬出現在鄭樺麵前,激動得涕淚橫流。

這個家夥命也挺大,可這形象比鄭樺還要慘,臉上黑一道、白一道,被汗水衝得一塌糊塗,身上的衣服淩亂不堪,又是泥,又是土,象是在地上打著滾跑出來的。

鄭樺見到這位難兄難弟,不禁悲從心起,眼淚也流了下來。雖然他隻看見對方嘴在動,卻聽不到聲音,但看神態,也能猜出這個屬下是如何關心自己,惦念自己。

“大人,且暫收悲痛。”馬屁精胡亂抹了一把臉上的涕淚,臉上更花花了,咬牙切齒地說道:“咱們先去與升龍援軍會合,再殺回來,定要報這——”

鄭樺眨著眼睛,盯著對方的口型變化,他發現馬屁精的嘴半張著不動了,保持了一會兒,突然驚惶滿麵地喊叫起來。旁邊的潰兵也是恐懼異常,開始亡命狂奔。

即便是鄭樺失聰了,但也感到了大地的顫動,那應該,應該是千軍萬馬奔馳而來的動靜吧?不用鄭樺得出判斷,他的親兵已經拉著他馬匹,開始加速奔跑。馬屁精也緊閉上了嘴巴,豪言壯語早拋到了九宵雲外。

軍隊一旦潰敗,重新整頓就會變得非常困難。如果再有追兵綴尾而來,那些潰兵就多半會上演一場長跑比賽,而少有返身而戰,為他人逃生創造機會的覺悟。

也就是說,追擊潰兵是一種比較輕鬆的擴大戰果的方式,收獲既大,安全係數又高。這種戰術很對朱永興的思維,那就是盡量減少傷亡。掘壕迫近,壘牆掩護,都是他這種思維的表現。隻要有可能,那寧肯慢一點,也盡量不讓士兵去冒險。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鐵蹄轟鳴,明軍騎兵們喊著有些怪腔怪調的安南話,沿著大道,狂追而來。

明軍的旗幟已經插滿了安沛城的城牆,一隊隊的明軍士兵開始在城內搜剿安南殘兵。由於城破的太快,安沛城中的府庫、軍需庫基本完好,安南兵沒有得到命令,也來不及破壞,物資便都落在了明軍手中。

鄭樺為了堅守城池,讓四效之兵全部退回城內,並且大肆搶掠城外村鎮的糧食物資。既辛苦,又惹人罵,最後卻便宜了明軍,不知道他想到這些的時候,會不會氣得吐血。

清剿殘兵,維持治安,安撫居民,清點戶口,這些善後的工作都已經安排下去,朱永興才得到了稍許的安靜。但安靜並不等於休息,他的頭腦必須要不停運轉,根據實際情修改和完善安南攻略,以便得到最好的結果。

曆史上,白文選曾用數千疲弊明軍擊敗了緬軍主力(據文獻說有數十萬,可能失之誇張)。而朱永興所率之兵,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士氣裝備上,都要超過白文選統領的明軍。所以,對於擊敗從升龍方向趕來增援的安南主力,朱永興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有信心並不意味著不用認真籌劃,愣頭愣腦地率領軍隊一頭撞上去。因為明軍比安南兵更擅長野戰,所以,按照事先製定的計劃,也是爭取在野戰中擊敗安南主力,使其喪膽懼戰,為簽訂城下之盟打下良好的基礎。

野戰哪,變數不少啊!朱永興經曆了幾次戰陣,成長成熟的速度相當快,已經能夠注意到其中很多的影響因素。比如刮風下雨,比如地形地貌,都是要加以考慮的。如果是野戰的話,就很難貫徹朱永興的戰略思想“在有利的時間,有利的地點,打一場決定性的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