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著我和我的家人。借本書出版的機會,一並向我的老師們表示感謝。祝先生們健康長壽,合家歡樂。
2004年初春,筆者完成了《半島唐風:朝韓作家與中國文化》的書稿以後,即開始了本書的寫作。同年八月回國以後,斷斷續續有許多其他的工作插進來,亦從未停止。我母親在此期間突患腦溢血,癱瘓在床,不能說話亦不能行動。在侍奉老母的同時我亦堅持本書的撰寫工作。
老母親於2004年年底去世,謹以此書獻給她老人家,以慰其在天之靈。
本書圖片多選自韓國首爾特別市市史編纂委員會1998年編輯發行的《首爾600年史》,謹向該編纂委員會的諸位學者表示敬意。本來,筆者在韓國期間曾自己拍攝了許多照片,包括金允植的墨跡以及相關遺址。但筆者畢竟是業餘攝影的水平,最終還是決定從現有的韓國文獻中進行篩選。
哈若蕙編審和老詩人吳淮生、編輯譚立群與何誌明認真審讀了原稿,並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在成書與校對過程中,天津師大林驊教授、宋常立教授、阮堂明教授給予了許多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本書是《燕行錄》導讀,目的是給讀者一部完整的朝鮮王朝時代有關中國的文獻。其中,在國內不容易找到的以及不好懂的地方我盡量做了解釋。金允植的記載是按照時間順序寫下來的,所記事情也是拉拉雜雜,什麼都有。我也就可以不受限製,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寫出來。筆者的水平有限,觀點及解釋有錯誤之處,還望方家不吝指正。
劉順利
2005年12月25日
於津門六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