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2)

十幾萬字,用了一年的時間,總算是趕在世界末日之前完成了。在這一年中,所有的人都有了精神層麵的飛躍,從年初的恐懼,到年中的質疑,再到年終的釋然。瑪雅人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對於死亡的思考。之前,所有人都對死亡有所恐懼,卻沒有對死亡做任何思想準備,但2012年就是這麼不一樣的一年,人們多少會在某個生活瞬間,假想一下,如果真到了世界末日,我該怎麼辦? 害怕了一陣,大家也就用無奈擱置爭議了。有的人可能像弗洛伊德所說的把壓抑暫時壓了下去,而有的人卻說服了自己,因為最後的最後大家終於公平了。

我在做科學課教師的時候,有過一次頓悟,所有的動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生下來都有一堂必修課,即我如何能夠活下來。活下來就需要吃別人,以及不被別人吃掉。於是大家憑借著造物主給的本事混跡江湖,有的人靠尖牙利爪,有的人靠快速奔跑,有的人靠變色,有的人靠臭屁,然而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過後,大家依然逃不出死亡的魔爪,死亡是靠任何本事都無法抗拒的。但是為了生的本能,我們必須要活下去,最後大家殊途同歸——選擇了繁衍後代。原來,有了後代就是生命的延續,換句話說,你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活了下來,從這種角度看,人是可以永生的。懷著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私心,我選擇了早早的做了父親。當看到健康乖巧的千慧時,我覺得我有了兩條命,這比什麼都幸福!

說到做教育這行,也是有淵源的。我父母很善於教育,他們總是給我創造學習的機會,雖然家裏條件一般,但是很早就買了鋼琴。他們的成功之處在於給我買了鋼琴,而不要求我成為鋼琴家。這使得演奏水平有限的我,依然對鋼琴充滿熱愛。快30歲了,在這段不短的時間裏,我接受著父母的教育,也不斷地進行反思,這成為了我做這一行的經驗基礎。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越發覺得他們的教育並不是完美的,如果我教育我的孩子,可能會做得更好。當然,這句話,至今也沒有和他們說過。我想說的就是,教育是時尚的,是不斷更新的,如果拿“頭懸梁、錐刺股”的老式方法教育90後00後顯然是失當的。一位帥氣逼人卻英年早逝的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教育應該走在時代的前麵。我想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教育一直被喊話,卻一直沒有被重視,大家習慣了用傳統套路取代創新苦想,在更多的時候,教育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而不是寵兒。所以,我有個夢想,讓教育時尚化,讓所有人談到教育,喜形於色。這確實需要太多的努力,好在我在這幾年,除了創辦我的觸摸心靈坊以外,還從事了培訓、出版、媒體宣傳的不同領域,這使得我可以將其他領域的優勢借鑒到我的育兒事業當中,我要用我的努力把教育進行時尚化包裝,讓更多的家庭受益。

第一本書《孩子獨立“靠”父母》獲得了2011-2012年度十大家庭教育圖書”的光榮稱號,非常榮幸,也有有點愧不敢當。不過這倒是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與工作。在人本心理學中,有一個自我概念與現實情況的重要理論。簡單來說,自我概念就是自我的評價,現實情況就是外界的評價。當自我概念高於現實情況時,人就有懷才不遇之感,當自我概念低於現實情況時,人就會有鬱鬱寡歡之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抑鬱啦。為了不讓自己抑鬱,我就要拚命做心理谘詢、教育培訓,這樣才對得起“育兒專家”這四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