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蟄伏 第九章:地府(1 / 2)

老道雙眼中,精光閃現,發出了異樣的光芒。

灰蒙蒙的世界,一條黃色的大河,河寬十二丈,這河就是人間大名頂頂的忘川河,忘川河如一條黃色的絲帶鑲嵌在這黑色大地中,在河上坐落著一座黑色的長橋,長橋如嗜血的巨龍一般,橫臥在大河之上,吞噬著渡河之人,而這條河就是奈何橋,河上一老婦人在橋頭攪著鼎裏的茶湯,這茶湯就是能讓人忘卻今世的孟婆湯。

在河的一岸,有一條長長的人行,被一群手持利器的鬼卒,驅趕著人群向橋走去,人群麵無表情,瞳孔擴散,身體本能般的向前走著,表現了地府的能力。

世上有三界,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們就認為人分魂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並將精靈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地府的大於地獄,陰間的又大於地府。陰間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因而不局限於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間在空間上重合而人無法感知;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地府的監獄和刑場;而一般人死後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間生活一樣,上善之人死後甚至成仙成神榮入天堂。酆都大帝(酆都北陰大帝)以及五方鬼帝中的其他四鬼帝、閻王(閻羅王)或分立的十殿閻羅等則是冥界的主宰者,後土神(後土皇地祗),泰山神天齊王(東嶽大帝)、地藏王、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所以有道是:莫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這裏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說的三界,雖然佛教擴充了三界為六道但是還是不全麵,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草木成精的說法“藤精樹怪”,這個道理也出於道家的陽神可以“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頭,有靈氣的任何物都可以變化成形。並不拘泥於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的理論中。

地府是掌管萬物生靈生命的地方。凡天地萬物,死後其靈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陰界,其在陽間的一切善惡都要在此了結。正所謂是活人在陽間,死人在陰間,陽間一個世界,陰間一個世界。世人都說陰間陰森恐怖,到處是孤魂野鬼。其實,又有誰親眼見過呢,稱為一個世界,就有美有醜,陽間是這樣,陰間也是如此。

傳說中文字地府的神職人員分布是這樣的:

首先地位最高的天齊仁聖大帝,掌管大地萬物生靈。

然後是北陰酆都大帝

之後有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塚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再下麵是羅酆六天(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