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動力學)藥物在體內消除過程的一種方式。血漿中藥物的消除在單位時間內按一定百分量的恒定速度逐漸下降。當血漿中藥物濃度高時,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量就多,當血漿濃度下降後,藥物消除速率也按比例下降。
(一倆優勢)腦的高級功能向一側半球集中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見於人類的大腦,如人的左側半球在語言功能上占優勢,而右側半球在音樂演奏和欣賞方麵占優勢等。當優勢側大腦半球損傷後,常可發生運動性失語和感覺性失語等病症。
(一氧化碳)含碳物質在燃燒時產生的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可燃,是煤氣的主要成分,幾乎不溶於水,但易溶於氨水,有劇毒。環境中一氧化碳主要來源於冶金、煉焦、礦山爆破、化工、煤氣工業的廢氣汙染,生活火爐是室內一氧化碳的來源。當環境和室內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增高時,則可引起人體反應,嚴重時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俗稱“煤氣中毒”。是一種常見的工業中毒,亦常發生於使用火爐取暖的過程。一氧化碳經呼吸道進入人體,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其親合力較氧合血紅蛋白大300倍,故極難解離,導致組織缺氧。臨床主要表現為一係列缺氧的症狀如:頭痛、眩暈、惡心、嘔吐、四肢無力,嚴重者出現昏迷和窒息,常伴有腦水腫、肺水腫、心肌損害、心律紊亂和傳導阻滯。皮膚和粘膜呈櫻桃紅色,或蒼白、青紫,部分病人可出現中毒性精神病。長期吸入低濃度一氧化碳可導致神經衰弱綜4征。急救時應立即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同時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混有二氧化碳的氧;有條件時可行高壓氧治療。呼吸停止時,應及時作人工呼吸並積極治療和防止並發症。
(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自深昏迷狀態清醒後部分病人又出現的神經精神症狀。表現為昏迷―清醒—意識和智能障礙的病理過程。一般經1-3個月精神狀態幾乎完全正常的清醒期(稱假性痊愈),突然又出現嚴重的意識模糊―智能減退綜合征。病人表現為行為怪異、迷失路途、不知歸家;可有片斷幻聽、幻視、被害妄想;違拗、抑鬱、緘默不語;煩躁不安、言語雜亂、定向錯誤;大小便失禁。最後轉入嚴重癡呆狀態,其表情刻板、動作緩慢、步態不穩、嚴重時常出現,錐體束征。高壓氧治療有一定療效。關鍵在於脫離與毒物的接觸。
(一般項目)采集病史和住院病曆首先必須的內容,對分析病情和診斷疾病有很重要的幫助。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婚姻、住址、職業、就診或入院日期、記錄日期、病史陳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一般情況)病人患病後除原發疾病表現之外的生理情況。如精神狀態、體力狀態、食欲、食量、睡眠、大小便等。在問診時應注意這些有無改變並作簡要的記錄,對全麵估量病人預後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般治療)即“一般療法”。
(一般療法)又稱“一般治療”。針對疾病原因治療外的一些輔助治療。在臨床工作中常根據疾病的種類和性質來選擇決定。包括:精神、心理治療;休息治療;體育鍛煉;工娛治療;飲食治療;睡眼;隔離治療;輔助用藥等。
(一般檢查)對病人全身狀態的概括性觀察。其檢查方法以視診為主,但當視診不能滿意地達到檢查目的時,也配合使用觸診等。檢查的內容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發育和營養、意識狀態、麵容表情、體位姿勢、步態、皮膚和淋巴等。
(一基因多效應)簡稱“一因多效性”。一個基因可影響許多性狀的表現,這種現象(如某種單基因遺傳病)在臨床上.可表現為多方麵的症狀,即所謂“遺傳綜合征”,如馬凡綜合征等。
(乙狀結腸)結腸的一部分。在左髂脊平麵與降結腸相連,至第三骶椎平麵續於直腸,位於左腹下部及小骨盆內,呈“乙”狀或“S”型彎曲。正常人除瞜壁過厚者外,在左下腹部可以觸及,呈光滑、稍硬的圓桶狀,粗細如蠟燭,無壓痛。乙狀結腸可發生炎症和腫瘤。如不能觸診時,可做乙狀結腸檢查。
(乙狀結腸炎)乙狀結腸的炎症。參見“結腸炎”。
(乙狀結腸鏡)一種內窺煮。鏡管呈圓管狀,附有照明裝置。自肛門插入,通過鏡管可直接觀察直腸和乙狀結腸的內部情況。近年來纖維乙狀結腸鏡已應用於臨床。
(乙狀結腸檢查)借助乙狀結揚鏡珍斷乙狀結腸疾病的一種檢查方法。通過乙狀結暘鏡可以直接觀察直腸及乙狀結腸的揚壁粘膜等形態,並可進行活組織采取術。對診斷慢性痢疾、結腸炎、血吸蟲病、息肉、腫瘤、肉芽腫、憩室或憩室炎、巨結腸、暘套疊或扭轉等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