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男友的背叛(一)(1 / 2)

片刻後,隆祐太後乘黑竹輿,帶著四位老宮監出宮,在禦樓前換肩輿出去見苗傅等人,幾位執政大臣緊隨相護。苗傅、劉正彥見了太後倒是相當恭敬,拜倒在輿前道:“如今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百姓無辜,望太後為天下百姓作主。”

太後正色對他們道:“道君皇帝任用蔡京、王黼等佞臣,更改祖宗法度,又用宦官童貫挑起邊界糾紛,所以招致金人入侵,養成今日之禍,但這與當今皇帝有何相幹!何況皇帝聖孝,並無失德之處,隻為黃潛善、汪伯彥所誤,現在又已將兩人罷逐,統製難道不知麼?”

苗傅仰首高聲道:“臣等已議定,決定請皇上禪位,豈可再猶豫!”

太後道:“哀家可依你等所請,且權同皇帝聽政,但皇帝禪位之事不必再提。”

苗傅等人仍然不肯罷休,堅持要立皇子,讓趙構退位。太後頻頻搖頭,道:“國家太平之時,此事尚且不易行。何況如今強敵在外,皇子又這般幼小,決不可行。實在不得已,也應當與皇帝一同聽政。”

劉正彥見她口氣毫不鬆動,不免有幾分惱怒,幹脆站起來,幾步直走到太後肩輿前,冷著臉道:“今日大計已定,有死無二,太後還是早些答應為好。”

太後見他囂張至此亦不再和言說話,重重一拂廣袖,怒道:“而今強敵壓境,國勢岌岌可危,你等不齊心協力輔助皇帝振興國家,反而為爭權奪利而挑釁內訌,企圖更易君主!皇子才三歲,而哀家以婦人之身,坐於簾前抱三歲小兒,何以令天下!敵國聽說了,豈不會轉加輕侮、乘虛而入?”

太後平日一向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如此盛怒眾人皆是首次目睹。苗傅、劉正彥被她斥得悻悻地無言以對,但要同意她的主張卻是決計不願的,於是再度跪下號哭著反複請求,太後卻一味不聽。苗劉二人無計可施之下幹脆雙手當胸一拉,扯開上衣,向眾人高呼道:“太後不允我等所請,我們便解衣就戮!”擺出一副解衣袒背的架勢,圓瞪雙目盯著太後。

太後見他們如此威脅也並不動容,搖頭歎道:“統製乃名家子孫,豈能不明事理?今日之事,實難聽從。”

苗傅終於按捺不住了,挺身欺近,揮手一指身後萬千兵卒,憤然厲聲道:“三軍將士,自今日早晨至今尚未用飯,此事拖而不決,隻怕會發生別的什麼變故!”然後又盯著朱勝非道:“相公為何一言不發?今日這等大事,正需要大臣作決斷。”

朱勝非默不作聲,不敢隨意表態。這時顏岐從趙構身邊趕來,走到太後麵前低聲奏道:“皇帝令臣奏知太後,已決意從苗傅所請,乞太後宣諭。”太後聽說後雙目盈淚,但仍是搖頭,始終不允。苗傅等人見狀繼續出言逼迫,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朱勝非恐如此耗下去太後會有危險,忙請太後退入宮門,登禦樓去與趙構商議。趙構一見太後當即迎上去攙扶,兩人相顧垂淚。須臾,趙構一拂前襟跪於太後麵前道:“母後,如今杭州三軍盡在叛臣掌握之中,連宮中禁軍也聽命於他們,非是兒臣無心抗爭,實在是受製於人,毫無反抗之力。事已至此,兒臣無可奈何,隻能禪位於皇子,如此方可保江山不易姓。請母後暫允苗傅所請以緩局勢,平亂之事待日後從長計議。”

太後亦知當前形勢的確如趙構所說,苗傅等人掌握三軍,若不答應他們請求,他們若不管不顧起來,隨時可以弑君篡位。隻是要自己親口答應叛臣所請讓趙構退位,於情於理都是絕對不願接受的。一時悲從心起,拉起趙構緊握他雙手,不禁雙淚零落如雨。

朱勝非此刻也流淚對趙構道:“叛臣謀逆至此,臣身為宰相,義當以死殉國,請陛下準臣下樓麵詰二凶。”

趙構擺手歎道:“叛臣凶焰囂張,卿前往斥責必不能全身而退。他們既已殺王淵,倘若又害了愛卿性命,國人將置朕於何地!”遂命朱勝非拿四項條件去與叛臣商議,若他們答應自己便可降詔遜位:一是皇帝禪位後大臣要事皇帝如道君皇帝例,供奉之禮,務極豐厚;二是禪位之後,諸事並聽太後及嗣君處分;三是降禪位詔書後,所有軍士要即時解甲歸寨;四是禁止軍士借機大肆劫掠、殺人、縱火。

苗傅等人很快答應了趙構的要求,於是趙構看看兵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李邴,疲憊不堪地朝他點點頭,道:“煩卿為朕草禪位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