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一(1 / 1)

董壽安

正當全國人民以各種形式開展紀念、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活動之際,一本即將付梓出版、尚未與讀者見麵的新書,卻預先擺上了我的案頭。我剛一翻閱,即為其新鮮的內容、樸實的語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氣讀了一遍。深感這是樊林嶧同誌主動放棄離退休後的悠閑生活,甘受辛勞,攜子筆耕,終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們向共和國六十華誕奉獻的一份厚禮!

實事求是地講,這是一部小張村村史。但卻不乏引人入勝的內容和感人至深的章節與扣人心弦的語言,它是小張村曆代村民生產鬥爭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真實寫照。涓流成溪,集木成林,一個村莊可以反映整個社會。這本書敘事有詳有略,重點描述了近百年來,村民們與社會、自然抗爭的史實。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反動統治階級、日本侵略者給村民帶來的種種災難,村民們在暗無天日的舊中國遭受無情的盤剝和壓榨,遭受血腥的鎮壓和殺戮。但是他們沒有屈服,沒有放棄鬥爭,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高舉革命的火把,融入了爭取人民解放的洪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是稷王山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村民們和解放區軍民一起,與日本侵略者、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殊死的鬥爭,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最終迎來了民族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村民們用百倍的熱情建設著美好家園,以實際行動戰勝災害,改造自然,發展生產,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舊山莊建設成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山老區的發展變化,使我們感到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山老區人民艱苦奮鬥的結果。讓我們與全國人民共同攜起手來,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繼續貢獻力量!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