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服務(1 / 2)

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

編者視點

如何將流動黨員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使他們能及時接受教育、參加活動?深圳市創新“五型”管理模式,搭建“四個平台”,發揮好“四個作用”,使流動黨員成為特區建設的生力軍。

深圳外來人員占85%,外來務工人員占就業人口的75%,其中外來務工黨員12.2萬名,他們絕大多數在非公企業工作。深圳市將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作為非公企業黨建的重要內容,著力在管理模式、服務平台和活動載體上抓創新、求實效,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創新管理模式,構築黨員精神家園

流動黨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流動性強、分布廣,深圳市因地製宜,探索靈活多樣的管理模式,將流動黨員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無論流動到哪裏,都能及時接受教育、參加活動。

以非公企業為依托,實行“同企型”管理。對在同一企業就業的黨員,直接納入企業黨組織管理。全市5048家規模以上企業,有4963家單獨建立黨組織,對流動黨員實行單位管理。

以行業協會為依托,實行“同業型”管理。根據從事出租車、飲食、物流等行業業務相近、利益趨同的實際,建立了17個行業黨支部,對流動黨員實行行業管理。

以同一地籍人員聚居地為依托,實行“同鄉型”管理。務工人員普遍以老鄉帶老鄉,聚居在一起,形成地緣色彩濃厚的“同鄉村”。深圳市以地籍為紐帶,建立了26個流動黨組織,讓政治過硬、有號召力的流動黨員擔任黨組織書記,管理流動黨員512名。

以駐深辦為依托,實行“同管型”管理。與四川、湖南、貴州、江西、湖北等省的駐深辦、勞動管理服務站、商會聯係,堅持“兩地支持、雙重管理、互助聯動、資源共享”,建立21個流出地和流入地“同管型”黨組織。

以勞務中介機構為依托,實行“掛靠型”管理。務工人員通過勞務中介機構找工作,檔案也存放在中介機構。深圳市於2003年在市人才市場成立黨委,現有支部317個,管理流動黨員1.4萬名,覆蓋6000多個非公企業。

創新服務平台,增強黨員歸屬感

流動黨員來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深圳市倡導“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引導他們融入企業、融入城市,共享幸福。

搭建信息采集平台,讓黨員身份“亮”出來。借助出租屋管理和居住證信息采集兩個係統平台,增設“政治麵貌”采集欄,調查了解黨員底數,加大宣傳和服務力度,將2.4萬名流動黨員及時納入黨組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