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商務樓宇黨建“排頭兵”——葉青大廈黨建模式解讀(3 / 3)

為解決單個企業黨員數量少、流動性大、難以單獨開展活動的難題,大廈黨委打破以往黨支部活動僅向本支部所屬黨員開放的模式,各黨支部成員可以自由參加其他黨支部的活動。同時,采取“拉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擴大黨建活動載體,使黨組織活動更加豐富。一方麵,聚合望京科技園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工商所、外企服務公司、八十中等社會力量,成立黨建工作聯誼會,作為大廈黨建的“援建單位”,吸引他們參與到大廈黨委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來。另一方麵,克服大廈本身資源有限的瓶頸,組織駐廈企業和員工積極參與到周邊社區、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開展的各種活動中,既滿足了他們對於業餘文化活動的需求,也拉近了駐廈企業與社區的距離,達到了“建設和諧大廈,和諧社區氛圍”的雙重目的。

——如果說,組織創新、製度創新隻是靜態地解決了樓宇黨建的基礎問題,那麼隻有活動創新才能在駐廈企業之間形成有形的紐帶,把黨委、黨支部、黨員和駐廈員工有機地“串聯”起來。葉青大廈黨委突破了樓宇內入駐企業黨組織封閉的體內運作方法,堅持開放式的黨建活動理念,探索了樓內外黨組織互促共進的黨建工作路徑,豐富了黨建工作的內涵和外延,使黨建工作活力得到充分彰顯。

載體創新——以服務贏得廣泛認同

葉青大廈黨委提出“有事就找黨委”的口號,從服務駐廈企業入手,把服務的理念、手段融入黨建工作中,開展黨務、政務、社會事務的“三服務”,讓企業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幫助與關懷。

葉青大廈黨委整合社會資源,力所能及地為駐廈企業辦實事。每年邀請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進入大廈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年檢、稅務登記、外來人口服務等政務工作,受到企業普遍歡迎。此舉也使葉青大廈成為2008年以來北京市推動“五站合一”商務樓宇黨建模式的典範。

葉青大廈黨委發揮與政府部門聯係的優勢,作為發起單位之一,推動望京科技園成立了中關村電子城西區高新技術企業孵化聯盟,並使葉青大廈成為其中一員,為駐廈高新科技企業引進了更多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大廈黨委還整合駐廈企業的內部資源,通過內部報刊、網站等渠道,促進駐廈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促使多家具有上、下遊業務關係的企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業務合作。

2008年,一家駐廈企業發生核心技術失竊事件,企業投資4000萬元、耗時兩年研發出來的軟件被人竊取了。企業向公安部門報案,但是公安部門表示,對這種內盜事件很難介入。葉青大廈黨委了解情況後,發揮黨組織優勢,以黨委的名義再次與公安部門交涉,得到公安部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力量分析案情,當晚就在該企業一名員工家裏起獲了全部證據。這件事情,使企業上下備受感動,以後凡是大廈黨委組織的活動,這家企業的黨員全都帶頭參加。“有事就找黨委”讓許多企業真正嚐到了甜頭。

——商務樓宇黨組織與駐廈企業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黨組織隻有通過為企業、黨員和群眾提供服務,才能贏得各類群體的認同。葉青大廈黨委正是通過一件件“患難之中搭把手”的貼心服務,將工作觸角深入到駐廈企業中,使他們感受到大廈黨委熱心服務的誠意,從而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大廈黨委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來,實現了樓宇黨建與樓宇經濟發展的互促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