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說課稿(1 / 1)

武漢市吳家山第二中學薛中祥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冊的教學主題是“責任與使命”,即重點探究個人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作為本冊教材的最後一課,重點要幫助學生解決在人生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那本節課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實現個人理想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開拓進取的精神。本課主要包括四個框題,本節所選的是“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第一框題。由明確自己的理想入手,說明理想是指向未來的目標,包括生活的方方麵麵;理想對人生的意義;接著說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要實現理想必須對人生作出規劃,並在適當的時候對理想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鼓勵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堅持不懈,不斷提高自己。

2教學目標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學生所麵臨的成長中的問題很多,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很多學生缺乏遠大的目標,簡而言之就是“混”。根據這一問題,並依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知道理想的含義;理想的重要作用;實現理想的途徑。

(2)能力目標: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人生理想,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己,感受實現自身價值的喜悅,願意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3.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能樹立人生理想,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是本節教學的最大價值取向。基於這一點和學生發展的特點,確定: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確理想的重要性,從而樹立人生遠大理想。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學生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和途徑。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情境與活動中手教育。這是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的教學以學生的探究活動和教師的點撥為主。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自己取體驗、感悟、取發現,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生的活動中創設情境並加以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學法指導上,以讀議領悟為主,運用討論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實現更多的信息交流。

三、教學程序

創設情景。花費5分鍾左右的時間,用一首學生非常喜歡的歌曲《想唱就唱》來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出示“超女”的圖片,問你有和他們一樣的理想嗎?揭示主題——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情境展示,這一教學內容分兩目來完成。

1給未來插上翅膀。

(1)什麼是理想。讓學生回顧自己的理想,並說說現在的理想,引導學生明確理想是多方麵的。

(2)理想的作用。主要運用活動教學法和討論法來加以突破。設計“鑿壁偷光”的故事讓學生感悟理想對個人成長的作用。接著讓學生欣賞詩歌,讓學生再一次體會理想的作用,使學生願意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

2通向理想之路。這是本課的重難點,也是情感的升華。

首先設計兩則材料的分析,明確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差距及其造成的原因(外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局限),如何實現理想呢?

第一,要對自己的理想作出規劃。指導學生閱讀“李嘉成的人生曆程”,談談感想,鼓勵學生規劃人生。然後讓學生填寫誌願卡,重新審視人生,確定目標。

第二,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理想。新課程體製下,教師要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時代感。因此在這部分設計了與時代精密相關的資料。閱讀“沙寶亮的故事”,根據材料內容使學生懂得,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自己的理想;接著用“王勇誌的故事”進行升華,鼓勵學生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結合起來。

第三,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首先通過一段短文,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堅持不懈”的道理;然後用“麗華的故事”激勵學生要全力以赴,超越自己;最後學生談體會:你將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落實三維目標。

情境體驗。這一環節設計“走迷宮的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人生不能沒有目標,從而感受理想的作用。接著送給學生一句名言要求背誦下來,啟示學生:理想的實現要靠行動。

情境延伸。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理想的名言和故事;共同演唱歌曲《步步高》升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