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曆史(1 / 1)

紋身在中國的曆史,起碼可以上溯三千五百年,被用諸於刑罰之上,稱謂墨刑。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大半都入過獄,每個人臉上都刺了字如刺配之類。水滸傳浪子燕青更是全身紋了一身的花牡丹。可見當時紋身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造詣。南宋嶽飛母親姚太夫人在嶽飛背上用特製的紋身器材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來激勵奮勇殺敵。可見在宋元時,紋身是一件社會公認的英雄行徑,而為豪俠子弟所樂意做的。

紋身的曆史是一部坎坷史,自人類有紋身以來,除宗教紋身及民俗紋身等團體性紋身外,其餘的紋身均受到異樣的眼光及評論,想發展紋身紋身藝術必須先消除一般人的反感情緒,有了好感,再對紋身圖案給予改進,至於紋身能不能去掉,一般說,不完全能。紋身是關係一輩子的決定,而且是外表上的永久烙痕。不得已時醫學上用手術來去除紋身

紋身”作為中國神秘文化的一部分,早在商殷的祭祀的時候,便把塗料摸在身上以作為神鬼的化身.它是人體個性的體現與人體彩繪藝術的完美結合。一直以來,人們僅從宗教立場或崇拜主義的角度去審視這一深不可測的藝術.時代演變到了今天,紋身逐漸地被從宗教和黑社會的代名詞中分離出來,人們開始正視這一瑰麗的藝術,紋身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潮流,她昂首挺胸地展示在人們麵前。紋身的魅力在於那刺在你身體上的美麗圖案,它真實地熔於你的生命,人的身體是美麗的,展現美麗的身體加上一副漂亮的紋身圖案時.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是上帝創造的一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