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重點發展的十大文化產業】

在福建省《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中,確立了重點發展的十大文化產業:報刊服務業、出版印刷發行業、廣播影視業、演藝娛樂業、文化旅遊業、文化創意業、動漫遊戲業、文化會展業、廣告業和工藝美術業,並建設五大文化產業工程:文化產業精品工程、國產動漫遊戲工程、茶文化產業工程、影視基地工程、廣告創意基地建設工程。

【2009年福建省新一輪醫改看點】

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麵。全省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參保率將達90%以上,有1050萬人參保,農民參合率達到95%,有2350.79萬人參保;將在校大學生約59萬人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當年農村出生的新生兒隨母親納入新農合保障範圍。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75%、50%以上,至2011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到60%左右。新農合籌資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100元,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縣和縣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報銷比例分別提高到60%、40%以上。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

實施以縣醫院為重點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係二期建設方案。通過建設,全省每個縣至少要有一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甲醫院標準。新增實施5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等項目基礎上,2009年全省新增實施5個項目:為全省8~15歲人群開展乙肝疫苗接種;為全省農村育齡婦女約36萬人次免費補服葉酸;為1萬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複明手術;完成十萬餘戶改廁任務,使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0%以上;實施“城鄉低保婦女每兩年進行一次免費婦科檢查”為民辦實事項目,2009年為26萬名城鄉低保婦女開展乳腺癌和宮頸癌免費檢查。

【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簡稱“投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協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國際投資促進活動之一,也是唯一通過全球展覽業協會認證的投資類展覽會,每年9月8日~11日在中國廈門舉行。

【兩個先行區】

即2007年11月福建省委八屆三次全會提出的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1997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被列為全國首家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時隔8年之後,2005年福建省獲準將試驗區擴大到全省,設立“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

【台灣農民創業園】

2005年4月祖國大陸首次設立台灣農民創業園---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2009年5月在原有漳浦、漳平(永福)創業園基礎上,福建又增加2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分別位於莆田市仙遊縣和三明市清流縣。2011年12月30日,福清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在福清陽下洪寬工業村舉行開園授牌儀式。省內的5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已經形成了漳浦創業園以花卉為主、漳平永福創業園以茶葉為主、清流創業園以林業苗木為主、仙遊創業園以日本甜柿為主的發展格局。

【“三平”精神】

即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情,平常之中的極強烈的責任感。

【兩岸交流“四個最”】

國務院批準實施《廈門市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中,提出創新兩岸合作發展的體製機製,“四個最”指的是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最活躍平台、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點”、“線”、“麵”攻堅計劃】

福建省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重大工作,旨在進一步改變城鄉環境和麵貌。“點”就是指抓好城鄉社區的規劃、整治和建設,打造完整社區;“線”包括快線和慢線,快線就是抓好高速公路、過境公路和鐵路沿線兩側的綠化和整治,慢線就是抓好自行車和步行道係統的建設,打造人居環境走廊;“麵”就是加強各地的小流域治理,打造青山綠水的田園風光。省政府要求各地2012年開展試點,2013年全麵鋪開,3年內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