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情市情
【福莆寧同城化發展】
即指福州、莆田、寧德3市共同發展。發揮福州省會中心城市的龍頭引領作用,帶動莆田、寧德等周邊地區發展;形成“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用共管”的同城化發展新格局;突出交通先行,做好道路、港口、航道、碼頭等規劃建設、管理對接,加快福州對外通道建設,盡快實現三市之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合作,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造福三市人民群眾;同時建立同城化工作聯絡機製,強化三市“一盤棋”思想,以實際行動促進福莆寧共同發展、連片繁榮。
【福州市4家百億企業】
指年產值達到或超過100億元的企業。目前福州有福建捷聯電子有限公司、福建海峽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華映集團、金綸集團等4家企業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福州市3個國家曆史文化名村(鎮)】
即永泰縣嵩口鎮、長樂市琴江村和馬尾區閩安村。
【福州兩江四岸】
“兩江”指閩江、烏龍江;“四岸”指閩江南北兩岸、烏龍江南北兩岸。
【兩組團一廊道】
“兩組團”指馬尾新城三江口組團和琅岐---長安組團。“一廊道”指馬尾新城由閩江、烏龍江、馬江一重山之間組成的生態廊道。
【福州三江三溪】
即閩江、敖江、龍江,大樟溪、起步溪、梅溪。
【福州三山兩塔】
即烏山、於山、屏山,烏塔、白塔。
【溫福鐵路】
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是全國“八縱八橫”鐵路網骨架之一,也是我國沿海客運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國家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200公裏/小時,並預留250公裏/小時提速條件。溫福鐵路北起浙江溫州南站,經瑞安、平陽、蒼南,進入福建省福鼎、霞浦、福安、寧德、羅源、連江、福州等縣市,全長298.4公裏,其中福建段全長229.1公裏。溫福鐵路北端經金溫線與滬昆線連通,南端延伸可與在建的福廈、龍廈、向莆鐵路及既有的鷹廈、廣梅汕等鐵路相接,是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和珠三角最便捷的通道。
【兩縱三橫】
“兩縱三橫”快速鐵路網中,“兩縱”是指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漳州、潮州、深圳、香港沿海快速鐵路;整合與改造提升橫南鐵路、鷹廈鐵路、龍梅鐵路,形成北接浙贛鐵路幹線、南接京九鐵路幹線的縱向鐵路。“三橫”是指福州、江西、北京鐵路;廈門、龍岩、贛州、湖南、重慶鐵路;莆田(福州)、三明、江西向塘鐵路。
【三縱八橫】
在高速公路網中,“三縱”是指:國高沈陽至海口線(福鼎、詔安);國高沈海複線(寧德、詔安);國高長春深圳線(鬆溪、武平)。“八橫”是指:國高寧德、上饒(寧德、武夷山);國高北京、台北線(福州、浦城);國高福州、銀川線(福州、邵武);莆田、永定;國高泉州、南寧線(泉州、寧化);廈門至沙縣高速公路;國高廈門、成都線(廈門、長汀);漳州至武平高速公路(古雷港、武平)。
【陳靖姑】
是福建民間百姓尊崇的一位女性。“莆田有媽祖,古田有靖姑。”被尊為“婦幼保護神”的陳靖姑,經過千年的民間傳誦,已成為海峽兩岸甚至東南亞地區共同的民間文化現象之一。這種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有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等價值,涉及宗教、曆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
【閩都文化】
福州沿海外向的區域特色和源遠流長的曆史底蘊,塑造了福州人民順勢有為、愛拚會贏、豪爽義氣、戀祖愛鄉的優良品質,形成了具有開放博大、兼容並蓄等海洋文明顯著特征的城市人文底蘊,孕育出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等4大文化品牌。
【曇石山文化】
福建閩江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而得名。年代距今約四五千年。生產工具中有背麵帶人字形縱脊的石鋤和雙孔或四孔的牡蠣殼鏟。遺址中普遍有居民食後扔棄的獸骨和大量海生介殼。當時漁獵在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不甚發達的原始農業,居民還飼養豬狗。發現集中於一處的5座陶窯,顯示出製陶業具有一定規模。陶器中有紅色豎條紋和卵點紋彩陶,以及拍印曲尺紋、葉脈紋的幾何印紋硬陶,數量雖少但特點鮮明。居民死後一般實行單人葬。少數死者生前施行過拔牙。還發現個別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男性仰臥直肢,女性側身屈肢依附於男性身旁,反映出父係氏族製時期的社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