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朱由檢無法接受的,所以麵對盧九德、張朝忠等人動用軍隊大肆捕殺東林黨人的建議,朱由檢還是搖了搖頭,隻是命二人率軍進入京城嚴陣以待,謹防生亂。
不到萬不得已,朱由檢還是不想那麼早就動用軍隊的,畢竟政治鬥爭,肉體消滅向來是下下之策,開了這個頭,以後便無法回頭了。
……
可惜朱由檢有心息事寧人,然樹欲靜而風不止,事情的發展總是不會盡如人意的。
燕京大學,張溥,張采、楊廷樞、楊彝、顧夢麟、朱隗、吳昌時等數百人,於操場上集會,大肆抨擊朝政。
這些人中,有許多是複社成員,比如號稱“婁東二張”的張溥、張采,他們之所以雲集於燕京大學,皆因他們要全力備戰明年的科舉,便早早進入燕京大學做科考準備。
隻是年輕人向來精力旺盛,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不可能不談到前段時間發生的張朝忠血屠徐州官場事件。
此事引起了下士林的極大震動,燕京大學自然不會例外。
張溥站在書桌上,望著下麵一陣陣年輕的麵孔,意氣風發,用力地揮舞著手臂,高聲道:“諸位同學,當今大明,子年少無知屢出昏招,閹黨把持朝政禍國殃民,氣焰日漸囂張。
前有啟朝東林七君子入獄枉死,後有閹賊張朝忠血屠徐州官場,正人之士式微,朝政糜爛敗壞。
然正是如此黑暗的形勢,正是我等莘莘學子登高一呼,撥亂反正,救國圖存之際!
今有東林魁首、文宗領袖、東閣大學士錢謙益,心懷大明,憂國安危,將率百官叩闕於禦前,懇請陛下誅殺閹賊張朝忠,掃除閹黨,眾正盈朝。
此乃百年難得一見之盛事,是必將於青史留名的正義之舉,我等豈能不參與其中,同去聲援百官?”
“同去!”
“同去!”
張溥在青年學子中,乃當之無愧的領袖級人物,去年一篇《五人墓碑誌》,更是將其名聲推至士林皆知的地步,極受青年士子們的擁戴。
他麵容英俊,一襲白衣儒服,站在高台上猶如謫仙人一般,再加上他手勢、語言充滿了煽動性,很容易讓人熱血上腦。
是以張溥聲音才剛落下,整個操場數百學子紛紛響應,聲入雲霄。
待張溥從書桌躍下,與他並為婁東二張的張采也踩上書桌,一臉憤然道:“諸位同學,下苦閹黨久矣,我等身為儒林士子,理當繼承孔孟之誌,為正義事業奮爭到底!
我等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但位卑不忘國憂,我等理當勠力同心,力諫子,鏟除閹黨,還下一個朗朗乾坤!”
隨著張溥、張采登高一呼,燕京大學數百士子雲集景從,浩浩蕩蕩向著紫禁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