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十萬兩?”朱由檢不悅的道:“前段時間朕不是從內帑中撥款五十萬兩借給戶部了嗎?怎麼那麼快就花完了?”
郭允厚苦著臉道:“陛下,五十萬兩對於朝廷龐大的開支隻是杯水車薪罷了,這批銀子在國庫還沒焐熱呢,便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了。”
朱由檢想了想,道:“內帑隻能借出三十萬兩,不能再多了。還有郭尚書,朕之前提過的開海事宜你得早做準備了,鄭芝龍等人大概還有幾天就要到京城了,屆時利益相關各方將召開海貿協商大會,戶部就代表朝廷加入談判吧。”
郭允厚並沒有和崇禎討價還價,顯然三十萬兩銀子已經達到他的心理預期,當即滿口答應下來。
說完了陝西之事,朱由檢拿起一份奏折,道:“今年你們交給我的官員任免名單朕已經看了,朕認為大部分都沒什麼問題,隻是還有幾個人選朕並不是很滿意。”
黃立極身為內閣首輔,兼管部門當然是六部排名第一的吏部,聽到皇帝對內閣草擬的任免名單不滿,連忙問道:“恕臣愚鈍,還請陛下明言。”
朱由檢不客氣的道:“比如吏部尚書周應秋,朕就對他非常不滿意!朕知道,周應秋和你們同為一黨,你們自然是要護著他的,可他在吏部到底做出什麼功績?
他什麼事情都沒做,堂堂吏部尚書,六部排名第一的官兒,卻和文選郎中李夔龍行賣官分賄之舉,簡直是自甘墮落!
如今我大明吏治之所以敗壞到這等地步,便是周應秋這樣的官場蛀蟲太多了。
這樣的人,對於我們中興大明的事業是不會有半點作用的,必須將他清理出朝堂!”
聽到皇帝如此評價周應秋,黃立極等人已經非常清楚,周應秋的官場之路走到頭了,雖然和周應秋有同黨之誼,但也犯不著為他惡了皇帝,黃立極等人連忙點頭稱是,不敢為周應秋說情。
接下來,朱由檢還一連點了七八個人的名字,這些人,有閹黨、東林黨、中立派的人,看上去沒什麼規律。
可仔細分析,卻能發現這些人的共同特點便是無能,都是沒什麼功績,隻憑著資曆在朝堂上濫竽充數之輩,徒費朝廷糧餉而已。
將這些濫竽充數的人清理出朝堂之後,大臣們的目光很快就盯住了他們去後留下的位置。
黃立極道:“陛下,吏部尚書排名六部第一,且管理著天下官員的升遷任免,極為重要,不知道陛下心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吏部尚書何其重要,當然要找一個剛正不阿的大臣才能擔此重任,縱觀明末時期,剛正不阿而又威望隆重的大臣朱由檢隻想到一個。
朱由檢道:“朕以為袁可立就非常不錯,如果諸卿沒什麼意見就點袁可立為吏部尚書吧。”
聽到“袁可立”這個名字,黃立極等人即使有再多的小心思也隻能吞回肚子裏去。
須知道,袁可立可是個大牛人啊,內閣在座的大部分還是他的後輩,誰敢說他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