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誇誇其談(2 / 2)

唯一可慮者便是一盤散沙卻人多勢眾的蒙古,蒙古與我大明有滅國之仇,幾百年仇恨綿延至今,但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蒙古與我大明有仇卻不是生死仇敵,我大明地處中土,地大物博,對蒙古草原並無覬覦之心;可蒙古與後金卻勢不兩立,後金若是坐大,又豈有蒙古立足之地耶?

陛下欲複遼,隻需遣臣為使節足矣,臣願效法班定遠,出使蒙古,服林丹汗聯明抗金,約定時間,四方合力,後金反手可滅也!”

茅元儀來到牆壁下,手裏握著指揮棒,對著牆壁上的地圖指指點點,一番誇誇其談的眾人頻頻頷首,仿佛他的一番運籌帷幄,便能決勝千裏之外。

孫承宗神色一動,似乎是想附和茅元儀的意見,不過想到自己的堡壘戰術曾被皇帝批得一文不值,生性謹慎的他還是閉上了嘴巴。

相比孫承宗,袁崇煥無疑有著強烈的功利之心,喜歡用吹牛逼的方式來為自己爭取機會,啟二年,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回朝之後,袁崇煥上書:“隻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朝中大臣們都是文弱之輩,被後金的凶殘嚇得縮卵了,猛然聽到袁崇煥此等大丈夫之言,隻覺得自己的心肝終於有了依靠,於是便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

恰好這個時候的袁崇煥氣運逆,心想事成,無往不利,隻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瞎幾把打居然打贏了努爾哈赤,結果自然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想他不過是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三榜進士,如果按照三榜進士的官場軌跡,即使熬上二三十年都未必能成為朝廷高官。

但袁崇煥僅僅憑著一通吹牛逼和瞎幾把亂打的本事,居然僅僅過了七年便當上從二品的遼東巡撫,成為大明最為耀眼的政治新星。

隻可惜袁崇煥老師孫承宗腦門上貼了“東林黨”的標簽,即使袁崇煥上書給魏忠賢修生祠欲討好閹黨卻不得,憤而辭官。

然而就在袁崇煥以為自己仕途轉為暗淡的時候,年紀輕輕的啟居然掛了,新皇上位伊始便驅逐了魏忠賢,大肆啟用東林黨,自己反而因禍得福,進入起複名單之列。

更讓他驚喜的是新皇成立了軍機處,自己老師不僅入了閣還成為軍機大臣,這讓他找到了自己仕途前進的方向。

隻要他亦步亦趨,緊緊跟隨老師的腳步,他就能繼承老師的衣缽,入閣擔任軍機大臣,如果任上完成收複遼東的偉業,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也不是不能做一做的。

所以今的軍機處會議,袁崇煥早就憋足了勁,就想著如啟二年故事一般,先吹一個大大的牛逼以震驚新皇,然後得到新皇重用青雲直上。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憋了半,反倒被年輕氣盛的茅元儀搶了台詞,把自己要吹的牛逼給吹爆了,這叫他感覺就像是憋足了勁要拉一次爽的,結果卻憋出來一個悶屁,情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