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由檢對付東林黨的策略並非是如啟一般的血腥鎮壓,而是拉一批打一批。
至於哪個拉哪個打?
朱由檢認為,相比大義凜然、性格剛強的韓爌,反倒是心性並不堅強,能力也比較懦弱的錢謙益比較容易拉攏,也更好掌控。
從“水太涼”的金句中,我們可以判斷錢謙益根本就是個貪生怕死的人;從他投降大清之後又降而複叛,可知這個人良心未泯。
如果把錢謙益放到現代,這分明就跟我們一毛一樣的普通人嗎!貪生怕死,良心未泯,這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最為真實的寫照嗎!
這樣的性格,就是上位者最容易駕馭的普通人,朱由檢認為自己絕對有能力掌握錢謙益,從而利用他在東林黨的巨大威望,達到分裂東林黨的目的。
所以錢謙益入閣,是朱由檢一開始就打好的算盤,就連徐光啟、孫承宗都隻能為他讓路。
從這點來看,錢謙益不愧為大明版的“錦鯉楊超越”,因為能力平庸性格懦弱,反倒成為他入閣的最大優勢,這讓那些能力出眾、性格堅強,反倒入閣無門的大臣們情何以堪啊!
朱由檢思慮良久,仍然拿不準該從孫承宗、徐光啟中拿下哪一個,閣臣們則有些沉不住氣了,黃立極道:“陛下,為免夜長夢多,不如現在就圈定入閣人選吧。”
這時朱由檢突然靈光乍現,想到後世無處不在的麵試,便道:“內閣閣臣何等重要,豈能輕易就下結論?!
這樣吧,我對許多大臣仍不熟悉,明就讓入選內閣候選名單的大臣們入宮見朕,向朕敘自己的長處,以及他們若是入閣該如何施政,朕對他們考校一番後,再下定論。”
閣臣們麵麵相覷,顯然他們都沒有聽過入閣還有“麵試”這麼一道程序,不過仔細推敲起來,卻發現這道“麵試”程序大有妙處,完全可以作為官場上提拔下屬的手段,於是他們便欣然答應下來。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雖然內閣和六部九卿的主官們三令五申要求所有參加廷推會議的大臣們嚴格保密,但內閣候選名單以及九位候選者明參加麵試的消息還是傳得滿朝風雨。
對內閣和六部九卿廷推出來的內閣候選名單,東林黨人很不滿意,雖然孫承宗、錢謙益都入圍了名單,但資曆、能力皆不俗的韓爌和劉宗周卻被擋在門外,反倒是閹黨入圍了六人之多。
性格較為激烈的東林黨人嚷嚷著要聯絡正義同盟,上書推翻廷推結果,好在較為老練沉穩的黃道周阻止了他們,這份名單並未經過官方公布,如果僅憑道聽途就上書朝廷,豈不是授人以柄。
至於沒有入圍內閣候選名單的大臣們,免不了唉聲歎氣,朝廷一次性增補三位閣臣位子,這是入閣的最好機會啊,這樣都沒有把握住,當真令人扼腕歎息!
而入圍內閣候選名單的大臣們,則紛紛打聽朱由檢的性格和愛好,想在明的麵試中投其所好,博得朱由檢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