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朝廷吃飽,落實削藩(1 / 3)

秦王朱存樞落馬摔下懸崖而死的消息傳回京城,頓時引起朝野嘩然,但因為崇禎已經率領大軍親征,內閣無法處理這種涉及親王的大事,隻能暫時壓下此事,待崇禎回京之後再來裁決。

至於負責押送秦王入京的千戶官蔡廣坤,在確認秦王死的不能再死之後,便畏罪自殺了,算是扛下了這起意外的全部責任。

當然,也不是沒人質疑秦王之死乃是一樁陰謀,但蔡廣坤已經畏罪自殺死無對證,最終秦王之死被朝廷定性為意外事件。

西安方麵,針對士紳權貴的大清洗運動正進行的如火如荼,西安城作為千年古都,又位於關中平原的核心,自古以來便是陝西權貴士紳最為集中之地。

這一次洪承疇下了狠手,凡是向秦王寫了效忠信的,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亦無論是否參與秦王的叛亂之舉,通通都一鍋端了,一律抄家滅族。

隨著洪承疇的一聲令下,朝廷十萬大軍大索全城,西安城超過一百多家士紳權貴,全都被朝廷大軍抄沒,一時間,西安大牢人滿為患。

周玉明等人原本以為,他們向洪承疇進獻了秦王之後,洪承疇會網開一麵,甚至會為他們請功以示拉攏。

但他們卻不知道,洪承疇早已得了崇禎的密旨,崇禎要求洪承疇對與秦王有所勾結的士紳權貴全都有殺錯不放過,絕不允許放過任何一家。

洪承疇雖然不明白崇禎為何對陝西的士紳權貴如此憎恨,但他被崇禎連升三級提拔到延綏巡撫的位置上,此時的他對崇禎還是頗為忠心耿耿的,崇禎命他怎麼做,那他便怎麼做唄!

如此一來,陝西的士紳權貴可就倒了大黴了,隻要向秦王寫了效忠信的,根本不要指望朝廷會法不責眾,通通被抄家下獄。

而西安城的百姓看到朝廷官軍破開一戶戶士紳權貴大門的時候,非但沒有半點同情,反倒露出大快人心之色。

此時正值明末時期,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絕不是曆史家的戲言,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陝西連續十幾年的旱災,士紳權貴非但沒有拉鄉裏鄉親一把,反而趁機落井下石,故意拉高糧價抬高物價放高利貸,讓無數百姓陷入極度困頓之中。

在士紳權貴慘無人道的剝削下,陝西不知有多少百姓被迫賣兒賣女離鄉背井,士紳權貴則趁機勾結官府,將百姓離去後的房屋土地都占為己有,讓無數百姓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

西安城破之後,士紳權貴所支持的秦王叛軍潰敗之餘,更大肆劫掠西安百姓,百姓對士紳權貴可謂苦之久矣!

而今看到士紳權貴如狗一般被士卒拖出家門,無數在平常百姓眼裏富貴以極的貴人貴婦淪為囚犯,西安百姓喜大普奔,恨不能放鞭炮慶祝。

西安百姓確實應該慶祝,洪承疇在查抄士紳權貴的同時,還對西安城坡時被亂軍劫掠的百姓作出補償,倘有人命傷亡的,亦給家屬發放數額不菲的撫恤金。

之後洪承疇更是大力打擊物價,曾居高不下的糧價一下被腰斬了三分之二,原本一片愁雲慘淡的西安百姓終於展開了笑顏,每一天都像過年一樣歡樂。

士紳權貴哭,平民百姓笑,朝廷則是吃得飽飽的,短短數日之間,西安及關中平原便有一百三十八個豪族被抄沒,這些家族在地上繁衍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每一家都至少有十萬兩以上的家財。

而以周玉明為首的十數家頂級大家族,每一家財富都數以百萬計,並不比江南的那些大家族差多少。

在這數天之中,朝廷大軍每一天都在抄沒士紳權貴,而一車車的金銀珠寶則被拉進了秦王府的寶庫中封存起來。

可抄沒來的財物實在太多了,秦王府的寶庫甚至無法容納如此之多的金銀財物,不過好在秦王府麵積足夠龐大,洪承疇派人封鎖了幾座大殿特地用來存放從士紳權貴府中抄沒而來的各種財物,這才解決了財物入庫的問題。

五天之後,轟轟烈烈的抄沒行動總算停下來了,王天寶向洪承疇稟報道:“大人,根據統計,此番抄沒陝西士紳權貴一百萬三八家,共抄得黃金一百一十五萬兩,白銀兩千三百四十五萬兩,各種奇珍異寶、珠寶首飾五千多件,田畝四百五十萬畝,山林兩百二十二萬畝,遍布陝西的各種店鋪達兩千多家,清繳出來的糧食共計五百萬石,礦山兩百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