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陷入某種惶恐。
因為第三具屍體出現了。
在校園西北角正建的教學樓工地之粗糙水泥與鋼筋裸露的地下車庫裏。建築工人們溯著屍臭味找到還沒有照明設備的地下室……原來男人在驚恐時也會叫出聲。
總之,上海金橋學院的派出所民警們是一個頭,兩個大。電話鈴聲一響,他們會忍不住頭皮發麻。得給自己做過心理建設,才有勇氣接起報警電話。
民警們不負責這等刑事案件,上級很快派了人來,是位三十幾歲的幹練刑警,一笑咧出兩顆大門牙,為人極其和氣,衣著也比別的民警更幹淨、整潔。至少白色襯衣領口是沒有任何黃色印跡的。
他的搭檔一看就是個生瓜蛋子,麵嫩得很。
因為16寢室總是會打電話給他詢問案情,一向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金剛破荒來到校領導辦公室,參與聽方交底彙報——校方、片警與刑警。
這是一場非正式的交底彙報,校方主要提供了前兩次非他殺的非正常死亡學生情況;片警提供附近失聯青年的情況,刑警揣著手,一言不發地傾聽。
據片警向校方介紹,那位板牙刑警從片警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區刑警支隊的頂梁柱地位,是位極其踏實、細致的能幹角色。
姓趙名嘉裕的板牙刑警據有個做建築設計師的妻子,他的妻子比他還忙,因此也就不嫌棄他案子來了不顧家。
總之,這位趙刑警給人強烈的身無負擔、全力辦案的第一印象,連遲鈍的金剛都感覺到了。
趙刑警沒有任何,聽完校方和片警的彙報後,忽然身子一轉,指著金剛問:“他是誰?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
校方趕緊解釋,這位是控股大董的長孫,將來是要接管學校股份的,也就是,是這所民辦高校的少東家。目前體育學院在讀。
“體育學院?”趙刑警玩味地彎了一下嘴。他當然不會忘記,第一個非正常死亡的男生讀的就是體育學院。
金剛目沉如水,鎮定異常,與趙刑警對視。
趙刑警沒再什麼,起身離開,路過金剛時,拿手拍了拍金剛的肩膀:“幸會,少東家。”
金剛連個表情也沒有回給他。
這個三方交底會——不,其實是兩方彙報會之後,上海金橋學院領導迅速拿到一筆專項基金,後勤部火速購買大批高清攝像頭,把能裝的地方全裝了,包括廣受女生們非議、甚至聯名上書反對的女寢室樓走廊處。
校領導認為這是金剛出席會議的結果。
其實,那真的是高看金剛了。
這個建議,是金剛的爸爸,在老爺子的授意下,聯係趙刑警時,趙刑警給的。趙刑警的理由是: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提出這個“破窗效應”的人,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子,如果那些破窗不被修理好,就會引發更多人打破更多的窗戶,甚至闖入建築內;若建築內無人居住,他們會塗鴉、縱火,最終將建築變成一個巨大的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