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機意識是能者的動力源泉(1 / 1)

正是危機感,令能者總是習慣於在工作中樹立更高的目標和業績要求,不斷地讓自己提升,從而讓自己總能跑贏庸者,跑贏競爭。

恐龍的滅絕,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得出較為權威和科學的結論:距今6500萬年的白堊紀晚期,氣候發生巨變,不但早晚溫差大,冷熱更替更是明顯,尤其是在冬天。

習慣生活在熱帶環境的恐龍,無法像蛇、蜥蜴等冷血動物一樣冬眠,也不能像毛皮動物一樣躲進山洞裏避寒(它們的身型太過龐大)。隕石的撞擊進一步地加速氣溫變冷。

在侏羅紀的鼎盛時期,恐龍們終日生存無憂,不用為填飽肚子而東奔西跑,隻要待在湖邊或沼澤旁曬曬太陽,就有食物自動送上門。

然而好景不長,繁殖能力極強、頭腦發達的小型肉食動物迅速崛起,它們與恐龍搶奪食物、競爭生存空間,甚至還經常偷吃恐龍蛋,害得恐龍沒有辦法,被迫自相殘殺,最終導致覆滅的結果。

恐龍曾經是這個星球上的最強者,驕傲得不可一世,但是養尊處優、無法應對危機,最終導致滅亡。恐龍及許多大型動物集體滅絕,而蛙類、鱷魚、蟑螂等小型動物,都頂住災難活下來。這就是自然界最殘酷的真相:能者上,庸者下。

在計劃經濟的“大鍋飯”時代,沒有人能想到將來會有“下崗”這一說;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沒有人會想到大學文聘也會貶值;在電腦還是科學家玩具的時代,沒人能想到它現在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普及。這就是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沒有危機感的人將在變化出現時措手不及。

在這種情形之下,中國的民營和私營企業日子都不會好過,都在麵臨著殘酷的競爭。在微波爐行業,本土品牌格蘭仕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但是近年來,LG在中國的微波爐產量已逼近格蘭仕,在規模上更是對格蘭仕發起挑戰;在彩電市場,傳統的“三巨頭”創維、康佳和TCL,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努力跑贏庸者,跑贏競爭,與時俱進,積極應變。

在微軟、美國西南航空、沃爾瑪、通用電氣、思科等世界500強企業裏,“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都是一種貫徹始終的用人準則。一個有競爭力的企業,內部競爭注定是激烈的,不會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潭死水。在其內部,人員的流動和更替就像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一樣永不停歇:崗位績效考評持續末位的員工,將麵臨轉崗和辭退的結果;崗位績效考核持續數一數二的員工,將獲得獎金和職位上的提拔。通過考核與淘汰機製,企業才能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才能使更多地能者上位,更多的庸者離開。

對於每個員工更是如此,保持清醒的頭腦,決不能放鬆警惕和掉以輕心。每個能者的動力源泉都是強烈的危機意識。正是危機感,令能者總是習慣於在工作中樹立更高的目標和業績要求,不斷地讓自己提升,從而讓自己總能跑贏庸者,跑贏競爭。

從根本上講,隻有以牢牢灌輸“能者上,庸者下”的理念,才可能引導我們的事業成功。在以當下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想要在工作中始終挺立,就必須成為能者,在可以掌控的現在,勇敢地勝任崗位、駕馭工作,做老板和企業最信賴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