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月相互環繞旋轉,定期發生相互遮掩。這個遮掩的周期被稱為一個“月”,長度介於日和年之間。但年月日三者相互間並非整數倍,這使得任何同時包括這三者的曆法都十分複雜。
雙月作為一個星象整體圍繞大地運行,其周期約為兩天左右。這個周期對普通人的意義沒有雙月相互掩映周期的意義大,因此沒有特定的名稱來稱呼它。
明月是代表愛情和魅惑的神祇,暗月是代表怨恨和衰老的神祇。她們的掩映周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上生物的情感。這是純精神體對於人類精神殘片所起的共鳴,幾乎沒有人能抗拒她的力量。後世的星象家曾感慨這兩顆星的明暗交替是人間喜怒哀樂紛紛擾擾的源頭。
雙月在人們的繁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明月代表了兩性的結合生殖,而暗月則代表了貫穿家族的血緣。
秘術表示為愛情。
鬱非
火紅色的鬱非,大小約為歲正的一半。他的紅色光芒將其附近的天空都染上一層同樣的色彩。
鬱非的運行周期很長,約為二十年。他的運行軌跡並不象太陽那樣是一個環繞大地的圓弧,而是走一條曲折的路線。
鬱非代表雄心與誌向。
星象學家們猜想這位神祇給世界帶來各種衝突,但很難說是鬱非直接參與其中,還是他加強了地上種族無可抑製的熾熱心誌,才是各種爭端的肇因。
有人猜測在諸神創造世界之時,就是鬱非使一切智慧生物都或多或少產生了高傲的心誌,但也有人認為自我與獨立本來就是精神體的特征,當諸神為了封印洪荒大地而將精神注入物質的碎片,這個特性在肉體的束縛下反而更加凸顯出來。
秘術表示為火焰。
亙白
亙白的顏色正如其名一樣,為純正的白色。其直徑與鬱非相仿。
亙白的運行周期為半年左右。每年兩次,這位神祇從西方的地平線升起,從東方落下,其間軌跡並不通過天頂正中。他的軌跡與天頂的距離經常變化,也是星象學中的一個重要參量。
亙白所代表的是沉靜,鎮定,和堅毅的精神。在諸神中,他以嚴格的約束而聞名。
因為世界創始之時,精神之主神墟代表秩序的力量,物質之主神荒則代表無序的力量,因此也有人認為亙白所秉承的是最為強大的精神意誌。但事實上,當某個圖紋中的秩序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複,所謂的秩序也將表現得開始類似於混亂。
秘術表示為風。
印池
印池是一顆暗藍色的星辰,比鬱非略大。其光芒在日間容易被太陽的光芒掩蓋,夜間又不能很清楚地顯現在天幕上,唯有清晨和黃昏才最為明顯。
其運行軌跡在粗看下仿佛沒有規律,某些時刻可能駐留於北方星天,某些時刻又可能在地平線附近作環形運動。但實際上印池的規律隱藏在複雜的運行軌跡下:他有兩種不同的運行模式,周期分別為七天和二十三天。印池根據自身的運行曆史和其他星辰的影響,選擇處於不同的運行模式。
印池代表思考和冥想。對星象家來說具有獨特的意義。這位神祇的精神引導大地上的智者探索未知和神秘的事物,由此得到無盡的智慧,但嚴格來說,印池並不代表智慧本身。
秘術表示為水。
填盍
土黃色的填盍是一顆大小介於鬱非和歲正之間的星辰,但由於其顏色的關係,並不如比他小的鬱非那樣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