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的政風塑造好的政府
顧傑政風,乃政府、政員的德風,其水準如何,對整個社會風氣以及民風建設有著重要的示範和導向作用。用好的政風,塑造好的政府,是目前中國政府建設麵臨的新的重大工程。
政風的科學內涵及特征所謂政風,顧名思義是指政府及其公務人員的作風,即政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貫性的態度和言行。它通常表現為一個政府及其公務人員的精神風貌,或機關、部門的風氣、氛圍和氣候;它是行政管理活動中的“軟件”;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生動、直觀和直接地展示一個政府的形象。
政風有著它獨自的特征:
其一,具有綜合性。政風是政府體製、職能、機構、人員素質等眾多管理因素的綜合體現和反映,而不是由某一環節或因素單純形成的。政風的好壞,既源於政府及其人員的行政理念、行政價值觀的好壞,又源於行政體製、行政職能以及機構設置合理與否;既源於行政決策的正確與否,又源於行政執行是否堅決果斷;既源於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又源於政府能否民主行政、服務行政,如此等等。同時,政風是政府及其人員的學風、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的綜合反映。政風的綜合性特點要求我們必須多管齊下,加強政風建設,全方位地開辟多個渠道,關注每個管理環節。
其二,具有導向性。政府管理涉及到公眾利益和公共權力,它所具有的權威性、強製性和公眾性等特點,決定了政府及其公務人員的作風具有強烈的導向性和示範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風和社會風氣,產生著上行下效的作用。良好的政風猶如一麵旗幟,可以感召群眾,凝聚人心;猶如一塊磁鐵,可以吸引群眾,整合力量。
其三,具有中介性。政風位於黨風和民風之間,一方麵,它是執政黨黨風的具體表現,是黨風的延伸、展開和說明;另一方麵,它是民風的來源和依據,對民風、行風以及社會風氣的好壞或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或起惰性的阻礙作用。這種中介性,使政風問題受到極大的社會關注,在作風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政風建設既是帶動民風、行風建設的基本途徑,又是落實黨風建設,實現黨風好轉的具體措施。
其四,具有外在性。政風是政府及其公務人員的宗旨、理想、信念、價值觀以及政府體製、職能等因素的外在化和具體化。它的直觀性和生動性,使人們易於感知和體驗政府的管理,因而很自然地成為人們評價政府優劣的標準。所謂“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四難”現象便是人們對政府辦事作風的一種直觀體驗。政風的外在性也就是它的形象性,政風不好,政府的形象就好不了;隻有抓好政風,才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當前政風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分析
首先,應當肯定24年來的改革開放給政風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政風建設的主流是好的,對其要有清醒、全麵的估計。看不到主流,悲觀失望,是錯誤的;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喪失警惕,不下大力氣加以解決,是危險的。
當前政風存在的突出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風氣:
跑——跑官風。這是用人不正之風在政府機關的突出表現。
各種“合理”、“高明”的跑官、要官、買官、賣官、騙官甚至殺官,已引起社會公眾的極大不滿。尤其在機構改革、政府換屆時,這種不良風氣更容易蔓延和滋長,嚴重地敗壞了政府的形象。
吹——吹拍風。即浮誇風。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官員在不正確的“政績意識”導向下,弄虛作假,虛報浮誇,貪圖虛名,不求實效,勞民傷財,導致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有的在政府管理中花招、虛招、假招多,而實招、真招、硬招少,“不怕群眾不滿意,隻怕領導不注意”,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違背民意,濫用民力,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路邊工程,其結果是工作不落實、不紮實、不切實,嚴重地損害了人民政府的形象。
奢——奢侈風。“不講學習。講吃喝玩樂;不講政治,講升官發財;不講正氣,講朋友義氣”這種三講三不講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地存在於一些政府機關中,導致學風不濃,玩風過盛。盡管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仍然是請客送禮、公款吃喝、遊山玩水,甚至敢動用扶貧款、再就業工程資金。
混——混事風。目前一些政府機關裏存在著兩個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的人幹,三分之一的人看,三分之一的人搗亂;三分之一的人汗直冒,三分之一的人喊口號,三分之一的人看熱鬧。
有的人在其位,有其權,卻不謀其政,不負其責,不盡其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老百姓要辦的急事、難事、大事,采取踢、拖、推,表現為冷漠、麻木的態度。眾多交通、礦山等事故的發生,以及突發性的群體事件的頻繁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這種混事不幹事、要權力不要責任的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