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再嚴明的法紀,也經不住人們一次又一次地違反、破壞。為了維護法規、製度的嚴肅性,領導者必須及時捕捉第一個以身試法的人,堅持從嚴處置,以教育本人,同時教育更多的下屬。這種治理方法,又叫“槍打出頭鳥”。第一個以身試法的人,猶如出頭之鳥,一來數量最少,容易處罰;二來影響極壞,倘若不及時打掉,後麵勢必跟上來一群。因此,就憑這兩點,領導者也不應輕易放過這第一個以身試法的違法者。
(2)重點處罰性質最惡劣的人
有時候,領導者會同時遇到好幾個違反法規的下屬。倘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嚴加處罰,一來打擊麵過寬,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挽救作用;二來對工作和生產也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甚至會因此而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三來領導者樹敵過多,不利於今後搞好上下級關係。為此,領導者在從嚴處置時,不能不講究方法和策略,盡可能擴大教育麵,縮小打擊麵。領導者應從若幹個違法之徒中,精心挑選性質最惡劣、影響最壞的一個,予以重點處罰,同時對其他幾個違法情節較輕、認識態度也較好的下屬,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這樣做,不僅能教育多數下屬,而且也能使受到嚴懲的下屬陷於孤立的境地,從而切實收到懲一做百的良好效果。
(3)處罰違法之徒應做到合情合理
在用人行為中,任何處罰手段都是無情的。但是,領導者在運用這一無情手段時,應該盡量做到合情合理。所謂合情,就是合乎人之常情,處罰方式不過火,不偏激,不超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被多數人的感情所接受;所謂合理,就是要懲之有理,符合有關法規、製度、條文的精神,分寸適度,使人心服口服。殺雞做猴,不怕嚴,也不怕剛,隻要領導者能做到嚴之有理、剛中有情,就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4)處罰後要輔以幫助教育
處罰過多、過濫,下屬也就皮了,不感到有什麼可怕,甚至會對處罰不以為然,有時候還會惹起人們反感,進而視領導者為無能,缺乏靈活巧妙的治理手段。所以,領導者唯有在運用殺雞做猴謀略的過程中,交替使用嚴和愛、剛和柔這兩種手段,對下屬輔以必要的關心、幫助和教育,才可能使下屬懂得,嚴格要求下屬,實質上也是對下屬的一種愛護。從而使下屬心悅誠服地接受領導者的管束,甚至接受領導者對自己的處罰,逐步將自己變為先進分子。
以上各點,領導者在運用殺雞做猴謀略時應該特別注意。當然,在具體實踐中,其方法還可以更加巧妙一些,以充分體現出一個領導者應有的聰明才智,收到處罰、團結、教育下屬的良好效果。
3.設法讓下屬“愉快地”接受處罰
下屬違犯了規章製度,就必須處罰。不然,就等於有錯不咎,賞罰不明。但如何罰?簡單地照章辦事,一罰了之,這是一般常規的做法。這樣就有可能造成該人才的流失,而且會在組織內形成這樣一種極為惡劣的影響:劣勝優汰。如果形成這樣一種氛圍的話,組織早晚非垮掉不可。
某企業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一位工作能力很強的下屬,認為一項具體的工作流程是應該改進的,她也和主管包括部門經理提出過,但沒有受到重視,領導反而認為她多管閑事。一天,她就私自違犯工作流程。主管發現了就帶著情緒批評了她。而她不但不改,反而認為主管對她有偏見,於是就和主管吵翻了,並退出了工作崗位。主管反映到部門經理那裏,經理也帶著情緒嚴肅批評了她,她置若罔聞。於是經理和主管就決定嚴懲,認為開除她的也有、扣三個月獎金的也有。這位下屬拒不接受。於是部門經理就把問題報告到人事經理那裏。
人事經理把這位早有所聞的業務尖子叫到辦公室談話。他沒有先上來批評她,而是讓她先敘述事情的經過,並通過和她交談,交換意見和看法。經理發現這位下屬確實很有思路,她違反的那項工作流程確實應該改進,而且還談出了許多現行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製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經理以朋友的方式平等地和她交流,而且真誠地聆聽她的意見,這使那位下屬感覺受到了重視和尊重,反抗情緒漸漸平息下來,從開始的隻認為主管有錯,到最後承認自己做得也不對。在經理試探性地詢問下,她也說出了她的錯誤應該受到的處罰程度。最後高興地離開了經理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