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有些冒昧了,之前致辭的那位潮汕同鄉會會長李國雄先生是我的伯父。現在剛好暑假,我今天是來打工賺零花錢的。”李奕禮貌的笑了笑,解釋了一下自己的身份,“我剛才無意間聽到這位先生工作的造紙廠需要大量的ONP作原料是嗎?”
ONP是美國廢紙分類標準中廢舊報紙的簡稱,眼鏡男聽到這個造紙工業名詞,看李奕的眼神立刻就不一樣了:“李先生你好,我叫於澤明,粵州造紙廠的技術員。你家裏也是做造紙這一行的?”
“嗬嗬,我年齡比你們小多了,叫我小奕就行了!”李奕向上指了指天花板說道,“我家沒有人造紙,不過你們住的這家酒店是我們家的。”
“我叫蔡大海,就倚老賣老叫你一聲小李了!”另一個中年人出聲替有些窘迫的於澤明解了圍,“你剛才說的那個ONP是什麼來著?”
“美國的廢紙分類標準非常詳細有幾十種標號,大致來說可以歸為五六大類,OCC舊瓦楞紙,ONP舊報紙,CPO舊電腦紙,MPN混合廢紙,HGP代紙漿,以及其他。”李奕詳細的解釋道,
“美國沒有搖著鈴鐺走街串巷會後廢紙、易拉罐的小商販,每家每戶看過的報紙都會當做垃圾處理掉。不過美國的垃圾回收製度比較完善,我居住的阿罕布拉市衛生消防局規定隻有星期四才是可回收垃圾處理日。
有一段時間我零花錢不夠,就曾經和幾個同學每周四下午趕在垃圾回收車來之前上街把每家放在門口的廢紙挑出來運到廢紙打包廠去賣,所以知道一些這方麵的情況!”
李奕說的這些都是事實,這可惜這件事後來被他老媽發現然後給禁止掉了。因為從衛生消防局承包社區垃圾回收業務的公司,除了從市政廳獲得一部分補貼之外,主要就是靠這些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盈利。李奕他們的做法是在侵犯別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撿垃圾畢竟不是一件衛生的事情,萬一感染什麼病菌就麻煩了。
兩人聽得有些驚奇,隻能感歎國情不同,也許心裏還會加一句美國佬就是大手大腳不會勤儉持家。李奕又和於澤明交流了一下,於澤明隻是個普通技術員,許多事情無法做主需要先和他們廠長彙報一下。李奕問來了他住的房間號,約好明天晚上再和他電話聯係。
其實李奕也是無意聽到他們倆談話才心血來潮上去搭訕。他前世看過中國第一個女首富張茵的傳記,她就是靠在美國回收廢紙賣往中國積累了第一桶金,號稱全美最大的廢紙回收大王。
中國的森林資源遠沒有美國和加拿大這麼豐富,而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注定是紙張的大規模消耗,這其中的供需矛盾隻能靠進口來彌補,而進口廢紙自然比進口木漿要便宜得多,可以預見這其中的機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