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跟平時畫設計圖是大大的不一樣。設計圖講就的是突出效果還有風格,不定尺寸,畫出來的模特九頭身,腰超細腿超長,隻要能把身上的衣服突顯出來就好。打板則是個精細活,特別考驗耐心細心和經驗手感。而且,這倆人指定的中山裝和旗袍,更是讓我倍感壓力。
首先是小蘋果的旗袍,在上麵我們就提過,旗袍,那是中國的國粹了,中國女人的柔美和智慧都集中體現在這樣一件小小的旗袍上,費工,耗時,但,穿上身時的美,是令人豔羨的。小蘋果本來皮膚就好,粉嫩嫩的,身材也是跟小小就像倆姐妹似地,童顏巨乳啊,這樣的身材穿旗袍特別有感覺,曲線畢露,搖曳生姿。
我給她打了一個荷葉袖正宗傳統短款旗袍的樣板。打兩個一片袖版,在肩頭的弧線是稍作處理,形成小板荷葉袖,綴在細長的手臂,煞是好看。在胸圍多放兩公分量,腰圍收緊一公分半的量,做翻領,露出細長的脖頸,用的元寶盤扣,在裙擺做圓弧邊,這樣看著更精致。
說道這個圓弧邊,就很靠經驗了,弧大了不行,小了也難看,在包上金邊,做好了,就是一個絕字,做壞了,整個下擺就都會翹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次品。我打算在正紅色的前襟繡上一隻火鳳凰,頭繞頸,尾至擺。用金線繡,再穿上珍珠點綴,有重點,奪目,喜慶。
而後是喬木的禮服,跟旗袍搭配的中山立領,也是我們老一輩獨創的,其特點就是大氣,正氣。
喬木是在國外長大的,身上穿的西裝都是什麼一粒扣小翻領啊,兩粒扣上位領啊,我這次就讓他見識一下。中山領最看重的是領角的九十度直角對稱和貼合。中山裝的麵料厚實挺拔,肩部有墊肩,胸部有兩層胸襯,袖籠微微前擺,五粒扣,腰上部有貼袋,車直角線,衣身基本沒有多餘省線,要靠製作者的手工歸拔達到曲線服帖腰身的效果。
男裝,是很講究的,別的不說,單單從價格上,一件好的男裝就是貴過同等級的女裝。男裝的精致可以從很多方麵看出來,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袖籠和領位的挺拔貼合度。先說袖籠,在打板時,就要根據經驗和手感讓整個肩部和袖子接洽的袖籠自然滑順,這隻能靠基本的數據和寶貴的經驗了。最後在上領圈,前門襟和袖口縫上明線,同樣是在前襟的地方,用金線繡上騰空的金龍,與新娘的鳳凰相呼應。整個透著莊重和華麗,又不失檔次。
所以說很佩服以前的老裁縫們,沒有正經的老師和學校,拜個師,天天跟在老師傅後麵做學徒,老師傅也不是好好的教的,以前都怕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種謀生的技能,隻能靠自己的勤奮和聰慧,一點一點攢著學,花了五年十年,出了師,在摸索一套自己的規律,就是小二十年了,所以說,以前的老師傅,手裏都有真功夫。
男裝最能體現歐版和亞版的不同。亞洲男人的腰肩差沒有歐洲男人來的差值大,所以有的時候穿歐版會顯得撐不起來,而歐洲的男人大多倒三角,肩寬腰細,所以在腰部要收省來消化這些差值,這樣衣服穿起來就特別的合身好看。而且因為他們的上臂肌肉十分發達,所以歐版西服的袖管更為前傾。
而在褲型上,歐版男褲的版型都是O型,長度剛剛到腳踝,低腰。在亞版上,男褲在幾十年前是傳統的高腰,直筒,褲腳偏長,但現在,許多設計師借鑒了歐版的優點,美化了亞版,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可取的。設計,總是互通有無的。
在我打板的時候,葉宇搬了張小板凳乖乖坐著看。別看就是兩套衣服的版,花了我整整三天的時間,這個速度已經是我的極限了。版型的校對,刀口位置的拚接,腰線的對稱,下擺角度的線條,前襟版和側腰版的弧線長度,等等,這些都是不能馬虎的。
這就是成衣,根據每位顧客的尺寸量身定製,製作專屬於他們的版型,還有接下來的立體剪裁,手工歸拔等等。這完全不同於量產,工廠的量產,隻需打版師打出一個版型,然後按照一定的尺寸分出大中小號,拿到裁布車間按版一次性裁出一批貨,幾千或是幾萬件的衣片,最後就是到流水作業的車工進行拚裝,經過校檢包裝就可以出廠貼上價碼出售了。
打板不能用鉛筆,這下葉宇沒有了用武之地,隻能在我累的時候端端水捏捏肩。
版打完了,也就表示我回倫敦的時間馬上要到了。本來葉宇想陪著我一起去的,但是我很不放心他腦袋後麵的傷口,雖然已經拆線並且愈合的不錯,雖然在葉宇的堅持下我問過了醫生,雖然種種都表明他可以承受飛機艙內的壓力,但我就是不放心,我堅持讓他留在這裏乖乖等我。
葉宇為這個事情跟我撒嬌了半天,但最後看到沒有效果,也就罷休了,答應乖乖等我回來。我想,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離開葉宇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