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尾聲:幸福的距離(1 / 2)

故事到這終於要結束了。此愛,經年後的現在終於要結束了。

周心妍19歲時的悲歡經曆,是幾乎每一個女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要經過的憂愁與歡樂兼有的生命小河。她的內心的憂鬱,有人叫它青春期的憂鬱,也有人叫它水仙般的少女時期——如水仙在月光下看著水中倒影顧影自憐的時期。

女孩和女人的區別在於,女孩認為真誠是重要的感情支點,而大部分女人,則會覺得這是虛幻的、造作的。這樣的女人在柴米油鹽的計算中,在麵對孩子和丈夫的生活中變得很現實很現實,漸漸失去了關於愛的夢想。但是,這又是不可逃避的。

十四歲到二十歲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有著非常脆弱的、不堪一觸的純真,在她的心裏,常常響徹了人世的純真被擊碎的破裂的聲音。

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幾乎都是在心的破碎聲中度過的。外人並不能聽到那種讓人驚恐的玻璃般的心的破碎聲,外人看到的,是一個難應付的,琢磨不透的女孩,她的眼神充滿了迷惑、痛苦和無助……

這似乎與書的主題“幸福”無關,其實很有關係,那個時候,周心妍不明白什麼是幸福,總覺得自己離幸福很遠,等到真正長大了,成為了一個女人,她會明白,幸福其實可近可遠,這取決於你自己對幸福的定義。

能真正的愛上什麼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幸運。因為,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人一生都沒經曆過一次真正的愛情,他們看似戀愛結婚、兒女成行,可心裏的愛情,就如同腐爛的種子,從來沒有發過芽、開過花。所以說,周心妍,其實是幸運的,因為在她心裏,那顆愛情之花始終散發著愛的芬芳。

周心妍在點點滴滴的失去幻想、失去純真、失去青澀的過程裏,由女孩成長為女人,開始懂得了愛情,懂得該如何去愛,如何去守侯。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夾雜著很多苦澀,很苦很苦。

有些人會用一生去愛、去守侯一個人。

也許有人會說:你用一生去守候一個人,無非是希望他(她)最終會選擇你,如果沒有終成眷屬的期望,怎麼會舍得用青春去守候,錯過那些愛你的人?

其實,他們錯了。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愛。對於守候的人來說,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愛的過程。而愛的過程,又是幸福和苦澀夾雜著的。如果把愛情比作一個瓶子,有誰能拍著胸脯堅定地說,這個瓶子裏裝滿了幸福和甜蜜,沒有一丁點的苦澀和一絲的痛楚?

守候,這是一種對愛的奉獻。對於當事人來說,他或她把守候作為一個事業,這是一種對事業的執著和忠誠。守候的日子,是很難熬的。但是,其中的幸福,又是別人無法體會的。守候,是一種奉獻,亦是一種收獲。

曾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其中有一個情節,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它就是:17年後女主角在錄音室裏拿著吉他彈了那段當年男主角自創的曲子,看的時候心裏有些許的激動。如果對某個人一直執著並且念念不忘,是不是會像女主角那樣——等到有一天在自己喜歡的人麵前為他彈琴?17年,青春對於這兩個人來說,早已經成為雲煙,看起來已經很遙遠很遙遠了。

有人會說,太虛了,電影好就好在它某個地方的不真實,怎麼可能兩個人17年來一直忍受著孤獨和寂寞去堅守內心裏最真實的感情呢?

很遺憾,他們錯了。現實世界中,還是有這樣的人的,有兩個人一起守候的,有單方麵守候的。要知道,藝術是源於生活的,沒有生活的真實,哪來的虛構與聯想。

影片結束時的畫麵化為文字是:男女主角走在高中時候兩人經常相遇的那個堤壩上。隻是,季節變了,綠蔥蔥的草地被皚皚的白雪所覆蓋,兩個人的年齡也發生了變化——他們都長大了。

無論如何,愛與被愛,都是一種幸福,關鍵在於你以何種心情去體會。愛來愛去,糾結來糾結去,幸福,有時會讓你感覺遙不可及,遙遠得你即使登高遠眺也看不到;有時又讓你感覺近在咫尺,接近的讓你觸手便可企及。體味幸福,還是在於你自己的心態。

相愛,無疑是最大的幸福,你愛的人愛著你,你愛著愛你的人,會感覺很慶幸,很溫暖,很幸福。那麼,就這麼幸福著吧。

你愛,可你愛的人並不愛你。有人說,這很讓人痛苦。其實,這也是一種幸福。盡管有淡淡的苦澀,隻能那麼遙遠地望著他,看著他,卻無法去觸摸,但是這個美麗的夢也會讓你感覺很美,很幸福。多想想兩人曾經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開心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