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大學生活又開始了。
素婭和心妍一起把學生會的工作辭了。大一剛入校,她倆一起競選進了院學生會,現在,又各自從辦公室主任和外聯部部長的位置上辭了下來。素婭打算這學期多花點時間在英語上,因為還沒過四級,沒有人可以不在乎這個成績的;心妍則準備過六級。
周心妍喜歡看書,喜歡讀知者的心語,在閱讀中解味智者的心境,在閱讀中回味古人的生命狀態,在閱讀中體味學人的精神追求。所以她每天堅持晨讀、上下課、晚自習的同時,也經常會在沒有課的時候去圖書館看書。
她傾心於這樣一種氛圍:沒有嘈雜的人語,沒有混濁的空氣,有的隻是那輕輕的翻書聲和那淡淡的書香味。走進圖書館,身邊的喧嘩便驟然消去,靜謐得讓人從容、淡定。在她看來,這種氛圍,能讓人在平靜中品位淡淡的書香,在沉思中感悟文化的厚重。
在這汗牛充棟的圖書館裏,她能找到一片心靈的港灣,這裏,是真正的祥靜之地。在這裏,她沒有煩惱、沒有憂傷。
這就是她,喜歡讀書的周心妍。
這天,周心妍在校報副刊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名字經常出現,叫鄧同,文章名是《感悟·喜歡》。
我叫鄧同,看似很一般的名字,卻被我那位是高中語文教師的爸賦予了很厚重的意蘊,取“天下大同”之意。我的專業是軟件工程,但可能受父親的潛移默化,從小我就喜愛看文學書籍,也頗得益處。諸如你們所見,我偶爾會在報紙和雜誌上賣弄點文才小賺點稿費。我經常去校圖書大樓的文學館借書,偶爾我也會坐在那裏的閱覽室看書。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會經常坐在閱覽室裏看書,坐在那個靠窗的座位上——因為,我喜歡上了那個經常紮著蝴蝶結飄帶的長發女孩。喜歡就是這麼自然的事,我想,若是誰像我一樣,在同樣的時間和地點遇到了她,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上她的。
我曾經看到她剛剛洗完頭濕發落在腰際的模樣,很是楚楚動人。初次見她是在那一次,我聽到身後傳來一個似乎盡量要壓低,卻始終控製不住的興奮的聲音:“對,就是這樣的嘛!”我轉頭一看,是她,牛奶般水潤而白皙的臉,一頭柔順的筆直秀發。簡單、自然,讓我不由得想起李太白的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這是一個很秀氣端莊的女孩子,眉清目秀的,鵝蛋臉,以現在的審美觀來看,不能算是大美女,可是,絕對是個符合古典美的女孩。特別是她那淡而甜的笑容,在當時黃昏的夕陽的照射下,被勾勒出極為美妙的輪廓。她抬起頭,看見我在看她,臉一紅,羞赧地低下頭去,繼續看她的書了。我看到她右手邊上有一本厚厚的筆記本,是打開著的,上麵還有一支筆,我猜想,應該是她為隨時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而準備的。就這麼一會兒的工夫,我看到了一個女孩的天真、可愛和羞怯。我,似乎就是這麼喜歡上她的。
我知道她經常來圖書館,還發現幾乎每個周末的下午,她都會按時出現在閱覽室看書。所以,我也開始經常坐在這裏看書了,因為很想看到她,喜歡看她耳朵裏塞著MP3耳塞埋頭看書時靜靜的樣子,就像一朵蓮花,淡淡的、優雅的,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靜靜地綻放著。一直很想更進一步的了解她,卻又不想破壞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終於,有一天,趁著她去書架找書的間隙,我拿書起身,裝作要去放書的樣子,往她的座位旁邊走過,順便憑借我5.2的視力瞟了一眼她合著的筆記本,上麵寫著三個娟秀的名字。我記下了,真美的名字啊!如花般綻放的嬌妍的心!
我心裏念著這個名字,感覺很熟悉。哦,我想起來了,校報的文學專欄裏,經常能見到這個名字!看著那些優美的文字,你會不由自主得聯想到一個喜歡文字的、內秀的女孩。原來,就是她!果然,人如其名,文如其人。我不由得歎口氣,虧得老爸還是語文老師呢,怎麼不給我取個諸如晏殊、歐陽修之類的名字呢?再不然也來個秋雨、夏雨之類的啊?那樣,我也能像她一樣,寫出那麼美的文字,就能和她有更多共同語言了,當然,這屬於一種漫天的胡思亂想了。
後來,我又發現了她很不同的一點。她好象很喜歡讀理論類的書,特別是文學理論方麵的。要知道,這文學館裏的讀者大多是來讀小說、看故事的。有一次,讓我大吃一驚的是,她居然要拿《爾雅》這樣一本大部頭!這種大部頭的書一般沒什麼人看,所以往往被束之高閣、放在書架的高層。她是個典型的南方女孩兒,小小的個頭。看著她踮起腳尖,挺直了腰,伸手要去抽那本書、卻始終夠不著的著急模樣,我心裏一陣偷笑:“真是可愛啊!”這可是個“英雄救美”的大好時機,我當仁不讓地趕了上去,利索地把書抽了出來,遞給她,她靦腆地笑了笑,說了一聲:“謝謝!”柔柔的聲音,飄啊蕩啊,流進我的心田,我報笑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