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走到了這棵大樹的下麵,這才發現這棵大樹的是如此的高大,樹幹目測就是我們十三個人手拉起來也不能夠抱過來。
我抬頭向上看,隻見這棵樹的樹皮呈灰黑色,樹葉根部是深綠色,葉梢是黃褐色,樹葉的邊緣有稀疏鋸齒。站在下麵還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我對於樹木並不了解,所以不知道這棵是什麼樹,隻能夠感歎它的高大。
我低下頭,繞著這個大樹走著,想要感受一下,這棵樹的高大,誰知剛走幾步就發現了這棵樹的旁邊豎立著一塊石碑,不過這塊石碑和上巴村的那塊明顯不一樣,這塊石碑是新刻的,大約半人高,上麵的還有文字,也十分清晰。
我仔細看著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卻並不認得,我趕緊招呼大家來看這塊石碑,可是卻沒有人認得石碑上的內容,不僅認不得,而且我們這些人根本就沒有人見過或者聽說過這種文字。
我們麵麵相覷,都站在石碑的前麵,如果我們能夠破解上麵所刻文字的內容,應該是可以得到一些線索的,可是卻沒人能夠認識上麵的文字。
我疑惑的說道:“這個會不會是巴族特有的文字呢?”
眾人想了一下,覺得有可能,畢竟這裏屬於當年巴國的境內,而且附近又有巴人居住,最有可能的就是巴族人留下的,所以這些文字極有可能就是巴族獨有的文字。
這也難怪我們不認得了,巴族文字的第一次出現是在1972年,在四川郫縣紅光公社出土的一件虎紋青銅戈上,由於沒有資料可以參考,至今也沒有破解上麵所述的內容。
現在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破解石碑上麵的內容。正在大家有些沮喪時,毛玲突然說道:“你們看這石碑的後麵。”
原來毛玲在聽我們說的時候,踱著步子,無意走到了石碑的後麵,發現石碑後麵竟然還有文字。
我們趕緊看向石碑的後麵,我一看石碑後的文字,頓時一喜,因為這石碑後麵竟然是用小篆刻上去的。我對於小篆有點研究,所以能夠認出上麵所刻的內容。
我仔細看著石碑上的內容,越看心裏也越是驚喜,因為這塊石碑上的內容不僅僅是介紹了這個巨樹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刻這塊石碑的人,竟然和我們一直在追尋的徐福有關。
眾人見我麵露喜色,知道這上麵的內容一定有什麼線索,都焦急的等待著我解釋給他們,這上麵所刻的內容究竟表達了什麼。
而我並沒有著急去告訴他們,而是繼續查看這塊石碑上麵的內容,因為我隻有把上麵的內容都看完,才能夠更好地解釋給他們聽。
眾人見我認真的看著石碑上的內容,也都沒有打擾,而是靜靜的等著我把石碑上的內容全部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