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古都胥城
太湖之畔,秋氣高揚,蘆葦蕩蕩,菱荷片片,有人泛舟踏歌而來,歌聲鏗鏘,高昂有力,激揚迭蕩,大有春秋遊俠之雄魄氣節。
歌中唱道:
師遠遊兮吾問道
水奔流兮吾逐道
離闕步兮吾尋道
歌聲悲愴,似在懷念遠行的故人。
舟靠岸,闊步下舟。
岸邊有一婦人,雲裳霞裾,仙骨珊珊,迎上前來,妙目注定來人,溫柔而堅定,靜靜的說道:“師父去了?”
壯士點頭。
“你也決定了要走”
狀士望向婦人隆起的小腹,心猛的一下抽搐,良久,方答:“不食周黍二義士,吾亦不忘國、累國。但又不願做無信之人,楚國,我去。”
婦人道:“你我從小學道鑄劍,而今終要分開。”
男的心頭一甜忽又一酸,道:“四師兄中,你為什麼嫁我?”
婦人道:“隻因天地在變,而我夫君堅如磐石,是個守信的英雄!”
壯士眼眶漸漸發紅,望著身懷六甲,風吹發淩的妻子,哽咽道:“讓我為夫人再梳一次頭!”
絳蘘中抽出一把劍,劍身如弘,劍如冷月。
緩步,漫漫展歌道:
“
離闕九步兮,師授四法!
勿忘吿孩兮,磨煉心誌!
他日難滿兮,五法自現!
驅魔鎮邪兮,安撫天下!
”
手飛揚,一如這對夫妻少年時練劍的情景,少婦的眼淚終於掉下,合著絲絲秀發落地。
多少年相伴,當發長及頸時,兩人就一邊玩鬧練劍,一邊互相修理對方的發。而今,即使是玩鬧,也是最後一次了,怎不另人傷心欲絕!
少婦雙眼迷離,而淚眼娑婆中,始終注定丈夫的方步與口訣:離闕九步,先天之道!
登船,轉身,夕陽照射在兩人臉上,一個古樸堅毅,一個清麗靈淑。
兩個人就這麼長長地對望著,竟看的癡了!
舟遠去,風蕭蕭,吹滿白色蘆葦花。
空中傳來壯士鏗鏘之聲:離闕九步兮功有五重!功至土兮告孩!戶外南山兮,鬆下問劍!
婦人癡癡的看著遠方,喃喃道:“待兒長成時,夫妻重會!”
-------十年過後---------
太湖,寒風淒厲,漫天飛雪,風一陣緊似一陣從寒空襲來,天地似乎要凝凍一樣。一葉孤舟疾行湖上,舟中坐一少童,奮力持槳。全身氳霧靄靄,也不知是身上的熱量熨熱的寒流,還是正在運功當緊的時刻。四方漫射的雪彈,合著寒刃北風,肆虐周遭,又因天際廣袤,間有回風,故風雪時常撩刮回旋在少童溫玉般的臉龐及身上,久之,身前身後,積雪堆徹,遠觀就似一具雪人一般,少童臉含悲憤,人卻堅毅,一眼望之,乃是習武學道之人。普通農家子弟,再貧寒交迫,也扺受不住這冷冽寒暴,來此絕地圖謀生計。
少童何人?其名為赤,其母正是莫邪,其父正是概然赴約的幹將。
原來幹將莫邪兩人,師從鬼穀子,習得上古鑄鐵之法,楚王捷足先登,要幹將替他鑄一抦上古利器,幹將入水采金,本意一年鑄成,然聽說楚王此人氣量狹小,且吳楚兩國已有紛爭對抗之勢,故幹將決意仿效周朝滅商時,因懷念故國而發誓不食周朝大米活活餓死的二位義士,不誤吳國。又不願失信於楚王,所以特意鑄劍二抦。劍分雌雄,雌劍靈動,但需雄劍的雄渾方能揮威力。幹將以雄劍留護故國,雌劍交付楚國,算是完成楚王之約,不做失信之人。又因為雌劍的威力要等到雄劍的衛護方能發揮出來,所以兩劍隻要不合璧,即使到時楚國想霸占吳國,也不算誤了吳國,並且即使雙劍合璧,也設有禁製妙用。沒料到,湖中所留太虛真金本就不多,又因上古真人造斧鑄鼎,采掘將盡,開采之法又是極為繁瑣,所以耗時極多,整整鑄劍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