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四起,華夏大地分裂七國,各國為擴展疆土紛爭不斷,數年的廝殺令得大地四處屍橫遍野,民不聊生。連年的冤魂無以複加,無量地府魂滿為患,不能進入地府的鬼魂就隻能暫留人間,從而使得人間靈異之事層出不窮。
楚國苦縣人李耳,秉承天運,以大地自然靈媒,渲洗無法入地府之冤魂,還華夏大地之安寧。
李耳名自然之力為“道”,弘揚道法,開宗立派,成為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一派——道家。
以除魔衛道為己任的道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日益壯大,至唐朝時期尤為鼎盛。後因派內紛爭,使得道家四分五裂,大致歸為南北兩派。
北派急求功進,將自然融入自身靈魂,強行參破自然道法,創習神鬼七殺令,從而使得北派之人至小性格孤僻凶殘,視妖魔之物為異己,無論其始終,均以魂飛魄散收場。到後來,北派道家的凶殘震怒上界,被收回成命,並令北派之人都不得善終。
相比北派,南派則更為遵從李耳之道,順自然規律而生,主張萬物從“無”到“有”,世間妖魔無論善惡,非到不得已之時,均以超度為先。至此南派道家受到世人遵從,日益壯大,但後來因****時期,破舊立新的思想,使得學習道法的人逐漸消弭,隻有少數人習得皮毛,專門為人起水安宅,這些人後來則被世人稱之為——神祇先生。
龍市是南方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小鎮,短短的兩年,十幾座高樓拔地而起。
龍市鎮原本就是周邊數個小鎮的中心地帶,房地產開發商紛紛選中這裏也不足為奇,其最主要的功勞還是得歸龍市中學所屬。
龍市中學是當地的重點中學,每年都有考去去清華北大的,按當今的社會規律來講,哪裏出了人才,哪裏就是寶地,所以周邊各鎮的大人都把孩子送到龍市來讀書了,房地產開發商恰恰就看中了這點,許多家庭為了方便孩子的學習,都會在龍市買上一套房,所以這十幾座高樓的樓盤還沒開始挖地基就早早的被一搶而空了。
寒假快到了,龍市中學的學生很快就要進入期末考試了,所有師生都忙著複習備戰考試,外加上寒潮在前幾天襲擊了南方地域,所以下完自習後,校園內路上行走的師生已經寥寥無幾,有的也是大步流星的趕回宿舍去了。
在學校的一角有一處八十平米左右的小池塘,池塘周邊種了一排垂柳,即使是寒冷的冬天,這裏也是一片春意。正因如此,學校在垂柳的間隔處安裝了幾張雙人木凳,每當這個時候,這裏總會有一對受青春期荷爾蒙所驅使而墜入愛河的情侶在這裏私會,因此這裏私下就被在校生稱為“情人池”。
“馬上就要放假了,你回去嗎?”女孩緊緊的依偎在男孩懷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冷氣寒得刺骨,女孩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可能回吧,”男孩又把女孩抱得更緊了一些,好生害怕女孩被凍著,“寒假跟暑假不一樣,裏麵有過年的節氣,得和家人在一起。”
“我就不是你的家人嗎?”女孩突然氣憤了起來差點就哭了出來,“我把什麼都給你了,你會愛我一輩子嗎?”
“你怎麼老是這樣問我?你….”男孩對這司空見慣的話語感到有些懊惱,本想苛責女孩一番,但話到嘴就吞了回去,男孩抿了抿嘴說,“小婷,過完年我們就要準備高考了,到時候根本沒有回家的機會,我們不是說好的嗎,無論我們兩人成績如何都一起就讀同一所大學,等到大學一畢業,我們就結婚。”
男孩用堅定的眼神看著女孩,腦海中憧憬著無數個未來美好的景象,霎時間忍不住溫馨的笑了起來。
女孩抬頭望著正沉寂在未來的男孩,臉上卻掠過一絲焦慮。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女孩總是要比男孩要成熟幾分,從而使得其多了一些理性,對於未來,往往她們並沒有太多的憧憬,更多的是如何好好珍惜眼前的這段美好的時光。
女孩撇了撇嘴,撒嬌的說:“寒假我不回去,我要留在學校複習。”
男孩能聽得出女孩話裏有挽留的寓意,但他深知,他們兩人的處境有所不同,也許女孩根本無法體會他過年時的那種心境,至少這兩年是這樣的。
龍市中學是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結合,男孩是初二年級才從周邊的小鎮轉入過來的,當他踏入初二三班的教室門口時,一頭飄逸的長發滿臉秀氣的小婷便吸引住了他,從此男孩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喜歡上了小婷,但由於自己性格內向,眼看著班上的男生爭先恐後的用盡各種辦法想奪得小婷的歡心,自己卻隻能坐在一旁,心裏湧動著層層的嫉妒與憤怒,那時他多麼希望自己能勇敢一點,把自己的心裏話一股腦的像其他男生一樣對小婷說出來,可是他一直沒有勇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