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生不逢時(1 / 2)

《遊走的愛》

——藉此獻給當年那些被送養的孩子們,祝他(她)們生活美好

作者山鷹(崔在慶)

第一集生不逢時

整個夏日的傳說,被秋風的竊竊私語帶走了。一團團滾動的雲朵,掙脫生命的枷鎖,瘋狂地向北方奔去。尋覓、探索,期盼生命的永恒,渴望青春的長河。

晚秋,天空一碧。成隊的大雁,偶爾會變換著它那遊戲般的隊形,一路高歌,向南奔去。尼水河西岸的埠嶺上,有一片果園。走近它,一陣陣的清香,會撲麵而來。樹上的蘋果,露出紅紅的臉蛋,人見人愛。它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園丁的采摘。

果園裏有兩間小屋,那是園主人看果園用的。由於被周圍的果樹掩映其中,從外麵看去,人們很難發現。

在屋子的前麵,種著幾棵柿子樹,正充分享受著秋陽的光照。那瘋長出的柿子,一個緊挨著一個,密密麻麻,幾乎要把樹枝壓斷。整棵樹的樹枝,就像拉開的弓箭,給人一種要把所有的柿子射向天空似的。

熟透的紅柿子毫不掩飾自己的顏色,好似有意要跟蘋果比美,火紅火紅的。

呢喃的秋蟲,為這片豐收的果園唱了一夜的歌,正想休息片刻。一陣秋風掠過,那些熟透的柿子不時的“啪嗒!”一聲,掉落在地上,濺起一團紅色的漿汁,像燃燒的火。

突然,“哇!”的一聲啼哭,打破了果園裏黎明前的寧靜。一個新的生命,在這個被果樹掩映的小屋裏,降臨了。

這是一個女嬰,在這秋涼果豐的季節裏,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她本應該會給她的父母帶來喜悅,帶來歡樂。然而,她的到來,對於離鄉背井的她的爸爸、媽媽來說,將是怎樣的境況呢?孩子的命運又將會如何?人們不得而知。

事情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也正是我國麵對生育高峰壓力的年代。全國各村街道的牆上,都張貼著國家倡導的“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孩子”,“違反計劃生育可恥,優生優育光榮”的口號和標語。

這裏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郭躍進,二十六歲。女的,肖桂琴,二十七歲。他們是從外縣來的。具體從哪裏來?人們無從知曉。他們是來這裏躲計劃生育的。他們倆以打工、幫著果園的主人管理果園為名,住進了果園裏兩間不大的草房裏。

望著女人隆起的肚子,園主人嘴上不說,但心裏明白。並為其保守這個沒有講明的秘密。

夫妻倆偷偷住到這裏,將近三個月了。

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雖然長得乖巧、可愛。但是,小女孩從小沒有得到多少父母的愛。從生下的那一刻開始,就沒能吃上一口媽媽的奶。她是用奶粉喂大的。現在她已經三歲了。

因為他們生長在農村,受傳統世俗的影響。農村的人都看不起女孩。他們普遍認為,女孩不能續添香火,更不能傳宗接代。所以,年輕的郭躍進夫婦,想方設法也要生出個男孩來。

為了能生個男孩,用他們的話說,好在人麵前抬起頭來。夫妻倆東奔西藏,風餐露宿,吃盡了苦頭。為的是躲避計劃生育部門的跟蹤檢查。他們已經一年多沒回家了。家裏也早不成樣子了,牆倒屋塌,值錢的東西早就沒有了。

他們兩頭的父母,為了這事,也是天天擔驚受怕。他們心裏明白,兒子和兒媳兩個,是為了再搶生個男孩。是違反計劃生育而出去躲避的。是跟逃犯差不了多少。因此,每當遇到計劃生育小分隊的人員來查問時,他們都是膽戰心驚。娘總是嚇得哆嗦成一團。有一次,老父親嚇的差一點拉褲子。他們多麼盼望著,兒子早一點能抱著孫子回來啊!也許,到那時,交上罰款,就安定了。他們都盼望著,祈禱著。。。。。。

果園裏,園主人雇了二十幾個人在摘蘋果。最近來采購蘋果的商家,要貨催得急。又恰好逢了個幾年沒有的好價錢。所以,園主人望著一箱一箱的蘋果往外運,他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一家人看秤,點貨,記賬。隻兩天的功夫,這一片果園的蘋果就全部運出去了。

晚秋的風,開始一天比一天強勁。果樹上那些堅強的葉子,誰也不甘心就這麼離開這美麗的世界。他們仍然緊緊地抓住枝條,在風的襲擾下遊蕩在空中,堅持著,堅持著。。。。。

果園的深處,兩間不大的房子裏,郭躍進和肖桂琴他們倆在這裏,生活了快三個月了。小生命的降臨,本該得到父母的精心嗬護和關愛。可是,因為她不是個男孩,又是個女孩。她的降臨,給他的父母帶來的不是喜悅和快樂,而是萬般的無奈和無盡的痛苦。

房子裏,父親郭躍進一臉的愁容,讓這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大的年輕人更加的憔悴。他在唉聲歎氣。他在埋怨老天的不公。為什麼不給個男孩呀!唉!我郭家三輩都是單傳啊!到了我們這輩,就。。。。。。唉!

郭躍進坐在凳子上,一支一支的抽著煙。這煙霧彌漫了整個屋子,好像給剛降世的孩子罩上了一層黑紗,使她無法在以後的生活中去享受陽光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