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雲從武功山出發之後,一路行來,經過許多城郭和鄉村,張青雲將自己的修為收起,他用心去感悟人間百態,從而來修煉自己的道心,一直以來,張青雲的修為提升較快,致使心境不穩,經過兩年多來的心境修煉,使得張青雲的心境與修為達到了平衡。
這一日,在定南城中,一位身著白色道袍的玉麵修士從東門走了進來,雖然一身風塵之色,但是仍然掩蓋不住他那一身的飄逸出塵的氣度,這玉麵白袍修士就是張青雲,沒有想到從武功山出來又過了一年的時間。
張青雲走在定南城的街上,感受著當地人們的生活氣息,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定南城並沒有多大變化,張青雲在定南城用過餐之後,又在城中逛了一天,傍晚時分,張青雲打算去當年的法門寺看一下。他出了定南城之後就向當年法門寺的方向飛去。
當來到當年的法門寺之後,張青雲發現法門寺並沒有荒毀掉,而是更改為一個道觀了,觀道名為玉真觀,不知這玉真觀是何人在此修行?張青雲走上前去敲門,不一會兒,玉真觀的大門打開,隻見裏麵站著一名麵容嬌好的小道姑。
小道姑看著門外的張青雲問道:“這位前輩來玉真觀所為何事?”,小道姑修為太低,隻是一位練氣九層的修士,她發現門外站著的修士至少比她師父的修為還要高出不少。
張青雲笑著對小道姑說道:“貧道乃雲遊修士,想在貴觀借宿一晚,不知方便否?”
小道姑心中想拒絕,因為玉真觀還從未有男子在觀內借宿過,但是想到門外的修士是一位修為高深的前輩,她一時也不敢自作主張,所以小道姑答道:“請前輩在此稍候片刻,我要先去稟告師父”
張青雲點了點頭,之後,小道姑又將大門關上了,一盞茶的時間過去後,玉真觀的大門又重新打開了,隻見在剛才的那小道姑身後還站著一位金丹初期的女道姑。
女道姑向張青雲施了一個禮說道:“貧道玉清,前輩裏邊請”,張青雲跟著玉清道姑進了玉真觀,玉真觀與之前的法寺並沒有太大變化,隻不過此時已經將之前供奉的佛像改為了道教三清的塑像。
張青雲見這玉清道姑倒有幾分麵熟,修真之人的記憶力是驚人的,說過目不忘一點也不誇張,隻要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不過雖然記得此道姑自己以前見過,但是張青雲一時也無法記起在何時見過她,應該是很久之前的事。
張青雲跟在玉真道姑的身後,不一會兒,玉真道姑就帶張青雲來到一處偏殿,當快到偏殿門口時,玉真道姑轉過身向張青雲說道:“前輩,我們玉真觀的兩位觀主正在此等候,前輩裏邊請”
這時,張青雲直接進了偏殿,玉真道姑也跟在後麵進了偏殿,一進到偏殿,隻見在主位上坐著兩位美豔出塵的女道士,她們見到張青雲走進偏殿,二人都連忙站起來,二人沒有想到進來的是一位元嬰期前輩。
二人對張青雲行禮並說道:“貧道玉真、玉妙這廂有禮了,沒有想到玉真觀今日有貴客到,有失遠迎,還請前輩恕罪”
“兩位道友不用客氣,貧道隻是來此借宿一晚,打擾之處還請兩位道友海涵”張青雲畢竟是來玉真觀借宿的,他也不能太過失禮,雖然二人隻是金丹初期和中期的修士。
玉真道姑又趕緊請張青雲坐下,然後玉真、玉妙和玉清三位道姑也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玉真道姑又叫一名練氣八層的弟子送上了靈茶,幾人坐在偏殿用了靈茶。
此時張青雲已經想起自己在何時見過玉清了,因為張青雲不但見過玉清,同時也見過玉妙和玉真兩人,她們就是當年張青雲在法門寺救出的幾女當中的三位,沒有想到還有機會再見到她們,不過因為當年張青雲抹去了她們的那段記憶,所以三人都沒有認出張青雲。
當年她們不是在定南城都有親戚嗎?怎麼會又到這法門寺來?而且還將法門寺改為了道觀,後來在她們身上又發生了什麼事呢?不過因為三人都不記得自己了,所以張青雲也不好問起此事。
此時,玉真道姑突然說道:“前輩,不知如何稱呼?之前有來過定南城嗎?我總覺得前輩很麵熟,好像在哪裏見過前輩”
雖然高階修士可以將低階修士的某些記憶抹去,但是隨著修為的慢慢提升,這段記憶也會慢慢恢複過來,當然也不會完整的恢複過來,但是一些片段還是會恢複的,這玉真道姑的修為是金丹中期,也許她恢複了一些之前的記憶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