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刀殺手殺人難道還需要理由麼。”旁邊的唐朝嘟囔了一句。
江日暉斜了他一眼:“鑒定結果未出來之前,誰也不能妄下結論。”
戴著深度近視鏡的法醫宋成銳直起腰,向江日暉走了過來。宋成銳業於皖北醫學院法醫係,多年的法醫生涯練就了火眼金睛的功力,令同行刮目相看。他負責貝城環翠區的屍檢和活體傷害鑒定。
“怎麼樣了?”江日暉問。
“他殺無疑。”宋成銳用戴著手套的手指扶了扶滑在鼻梁上的眼鏡,“總共有三處傷痕,眼睛一處,臉頰一處,太陽穴一處。是銳器刺傷。致命傷在太陽穴,凶器刺穿顳骨,損傷腦膜中動脈,致使血液不能流暢,造成大腦缺氧死亡。”
情況與江日暉的判斷基本相同。
“也就是說死後才滾落水中,而不是溺水身亡的?”他問。
“是這樣。另外顱骨處還有一處舊傷,從愈合的情況看應該發生在半個月前。”
“噢。死亡時間大概有多久?”
“根據屍斑和角膜的狀態判斷,死亡時間在13小時左右。”
“也就是說昨晚九點左右?”
“差不多吧,具體時間需要對屍體進行解剖才能確定。”
“凶器是什麼?”
“凶器跟螺絲刀的形狀很吻合。”宋成銳說著,長歎一口氣,“看來又是那個該死的螺絲刀凶手所為。真希望早點抓到他。”
江日暉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緩緩搖頭:“我覺得這次的凶手未必是他。”
“為什麼?”宋成銳疑惑地問。
“前麵六起命案,被害者都是被凶手用螺絲刀不偏不斜地插進太陽穴而死的,又準又狠,而這一次的被害者卻被連紮了三下才得手。”
“莫非是凶手在行動時被目標發現,驚慌中紮偏了?”
“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殺手來說,這一點的可能性不大。要知道前六起命案中,有三個都是體格健碩的男子,操作的危險性哪一個都比現在的死者要高。可他們都是被一擊致命的。”
螺絲刀凶手案的屍檢都是宋成銳負責的。在回顧了前六名被害者的情況之後,宋成銳隨即點了點頭:“嗯,也是。”
“因此我懷疑,有人模仿螺絲刀殺手作案,企圖混淆偵察視線。”江日暉擰眉說。
“等一等!”宋成銳突然臉色一沉,像是想起了什麼東西似的,快步返回屍體旁邊,蹲下去重新檢驗那幾處傷口來。幾分鍾後他抬起頭來,說:“你的懷疑應該是對的……殺死前六名被害者的凶手,使用的是十字螺絲刀,而現在的被害者,創麵分析應該是一字螺絲刀。”
江日暉臉上浮現出“果然是這樣”的表情,雙眉深鎖。
為了避免造成負麵的社會影響,在一些案件沒有偵破結果時,警方是拒絕披露案情的。螺絲刀殺手案卻是個例外。因為他是采用的“無差別殺人”的作案方法,這種作案方法令人防不勝防,對社會的危害特別大。所以公安係統經過研究之後,通過媒體如實披露了案情的進展,以提醒市民謹慎出行,但對於一些具體的作案細節肯定是予以保留的。所以那把連奪幾命、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螺絲刀,除了凶手和警方,不會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一字還是十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