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子帶來了三對的夫婦,還有十個十二歲左右的小姑娘。
蘇李氏問了問一些問題,選了其中一對三十來歲的夫妻,正好男的幫蘇鐵牛,女的留在蘇李氏身邊做事。男的叫周倉,至於女的,嫁人後,人們一般喊她周倉家的。這也是這社會的常態,女的嫁人以後,常常成為了男方的附屬品。
顏明月留意了一下,覺得還算滿意,這對夫妻同其他兩個一進屋就忍不住眼睛到處轉的夫妻不同,頗為老實,兩人手上都留著繭子,顯然平時常常做活。問話的時候,雖然話不算多,但回答起來也是挺有條理的,已經算是不錯的水平了。
蘇李氏付了二十兩銀子買下這對夫妻,拿到了賣身契,那周倉家的廚藝還不錯,蘇李氏打算讓她主要負責灶台這塊。她知道自己的女兒素來是個有主意的人,便將挑選丫鬟和兒子身邊書童的工作交給了她,自己隻是在一旁掌眼。
顏明月有了前世的經曆,做起這事駕輕就熟。輕佻的不好,長相太好的也不好,木訥的也不要,太精明的同樣不要。她最後選了一個十一歲的叫三丫的姑娘,長相隻能算中上水平。蘋果臉,圓圓的,有一股嬌憨之氣,看上去就討喜。隻是三丫這名字太難聽,顏明月見她身上穿著的綠色衣服上繡著一隻大雁,想起後世中曾經看過的某部流傳千古的小說,直接取了雪雁的名字。
至於弟弟平安身邊的書童,則是選了一個十歲的小名叫大狗的孩子,取名工作還是得交給平安自己。
雪雁和大狗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自然比不上周倉夫婦的價格,兩人花了八兩銀子。四個人一共是二十八兩。
蘇李氏並非苛責之人,見他們四人穿的衣服都是麻布一類的,便直接開庫房,取了些棉布,讓他們做出幾套衣服。因為雪雁和大狗兩人年紀小,做衣服的工作便交給了周倉家的。周倉家的原本有二子一女,其中大兒子在發洪水中不小心被水衝走,小兒子去年一場風寒便要了他的命。唯一的女兒在逃難途中走失,夫妻兩尋了一年,撒了不少眼淚都尋不回,最後隻能死了這條心。因此看見雪雁和大狗,眼中都是滿滿的慈愛。
處得來就好……
顏明月鬆了口氣,她家也就四口下人,可不想找那種愛尋事的人。周倉家兩口子每個月是兩人都是五百文錢的月錢,包吃住,每季都有兩套衣服。雪雁和大狗的月錢則是每個月兩百文。
平安回來後,便給大狗改名成了硯書。顏明月嚴重懷疑自家弟弟是因為不擅長取名,看見桌上的硯台和書本便隨手取了這名字。
家中多了四口人後,這兩進的宅子總算不會顯得空蕩蕩的了。
蘇李氏直接清出了一個屋子,壘了灶台,她現在每日工作就是做蠔油。一斤蠔油賣出五十文,成本不到十文錢,她一天能夠做出一百斤的蠔油,一個月便可以賺上一百多兩的銀子。
周倉家的手腳很勤快,做飯掃地樣樣不落,雪雁和硯書也時常幫忙擦擦桌子整理東西,蘇家的生活漸漸條理了起來。
在趙錢的事情塵埃落定了以後,整個泰陽縣都安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