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黃泉路(1 / 2)

自從我提到了黑石城之後,老頭就什麼都不說了,問什麼都是閉口不言,我看這樣子再問下去就要趕我走了。就又掏出兩張十塊錢來塞給他,請他給我指個路,怎麼才能去那黑山口。

萬沒想到,這次老頭居然連錢都不要了,看來他是真的怕了。大概在他們這裏從小就流傳著某個關於黑石城的恐怖傳說,所以那種忌諱和恐懼是已經根深蒂固了。

好說歹說,老頭最終答應幫我找一輛車,但是他不收我錢,更不過問任何我的事。我謝謝他的好意,覺得無以為報,正好口袋裏有一條德芙巧克力,是火車上和小蘇玩撲克時贏的,就給了那個小男孩。那個回族小男孩估計沒見過這東西,我就拆開掰了一塊吃,他也學我的樣子吃了一塊,發生特別好吃,就歡天喜地地跑開了。

老頭給我找的車,其實是一輛拖拉機,還是那種型號特別老的七幾年產的,速度慢不說,聲音還特別響,不過起碼比兩隻腳走路要好,我背上還背著這麼重的裝備了。

這個開拖拉機的人也帶著小圓帽,一副回民的打扮,但五官卻更像是漢人。老頭和他說了幾句,他點了點頭然後衝我招招手。

我走過去,老頭說:“你要給點路費的嘛。”

這點我懂,出門在外,最好使的東西就是錢,於是給了他五十塊錢作為路費。我相信自己出手已經很大方了,五十塊在上海都能買很多東西了,別說這個偏遠之地。那個中年人拿著錢沒說話,而是很利索地把我的裝備給扛到了拖拉機上,然後招呼我上車。

我再次謝過老頭之後就爬上了拖拉機,拖拉機馬上突突突地開出了三關口,沿著賀蘭山脈朝北而去。

坐在拖拉機上搖搖晃晃,我看到遠處有一些土黃色的奇異建築,來的時候沒看見,就奇怪的問那中年人這是什麼。

沒想到這中年人一開口就是十分標準的普通話:“那是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皇帝老兒的墓,很多來旅遊的人都喜歡參觀那個。”

“咦,同誌,你這普通話很標準嘛。”

他笑了笑:“我可是地道的北京人,普通話能不標準嘛。”

“北京人?”我一愣,“北京人怎麼會……”

“我們當年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我就來了這裏,後來取了當地的回族姑娘做了回回人的女婿,在這賀蘭山腳下一待就是二十幾年。”他回頭問我,“小夥子你是哪裏人啊。”

我說是從上海過來的,他就說上海人最膽小又怕事。我笑了笑沒說話,反正我也不是什麼正宗上海人,無所謂。他說以前他們插隊落戶的知青裏有個上海人,後來因為開墾山林怕苦怕累,就跑了,淪為了他們那時候的笑柄。

“後來那個人呢?”

“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誰知道呢。興許這人早死了吧。”他是說笑,我卻覺得很有這個可能性。當年遠不如現在,背後是百裏山川,前麵是千裏平原,一個人要跑了,能跑到哪去,不死半路上才怪。

聊著聊著,我就把話題引到了這黑山口上麵了,他也知道我是為了找朋友而去的。“這黑山口啊,其實算不得是一個山口,因為太小,隻能算是一條縫,我估計是地震裂的。不過當地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那個山口就是一條冥道。”

“冥道?”

“就是我們漢人說的黃泉路的意思。說那條路是個不歸路,活人進去從沒有出來過的,隻有死人才能走那條路。”

“還有這個說法?”我故作輕鬆,但心裏還是有些發毛。

“我聽這裏的老人說過,這個說法還是從七八百年前流傳下來的,說是當年的西夏皇帝李元昊打了很多勝仗,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殘兵敗將,宋軍的遼軍的都有。這些俘虜他一個都沒放,也沒殺,而是全部送進了賀蘭山。但是送進去之後,這些人就不見了,再也沒有一個人從山裏出來過。以前來過些曆史學家做研究,得出結論說是李元昊在賀蘭山裏挖了個萬人坑,把這些人都埋了。但這純屬放屁之談,這山石比鐵還硬,他西夏皇帝腦子有病非得進山挖坑啊,這平原上隨便一埋不就得了。”

“那這和黑山口的冥道有什麼關係?”

“當地傳說,那些俘虜都是從那條冥道送進去的。所以你想想,這條路不叫黃泉路還叫什麼?”

“那黑石城又是怎麼回事?我看那老人家聽到黑石城比聽到黑山口還害怕。還說那是座什麼死亡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