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塞浦路斯名統實分(3)(1 / 3)

首先,聯合國安理會已作出決議,將加緊斡旋以推動塞浦路斯問題的解決,這讓塞政府看到了新的希望;其次,美、英一再勸說塞當局取消導彈協議,塞政府不敢過分得罪。導彈危機一開始就引起了美、英等國的關注和不安,它們擔心俄羅斯通過向塞出售導彈擴大其在東地中海的影響,擔心導彈問題導致塞島兩族甚至希、土發生衝突,從而影響歐洲的穩定和美、英在該地區的根本利益。歐盟甚至暗示,導彈危機不結束,塞人盟進程將會受到影響;第三,塞還需照顧到希臘方麵的關切。盡管塞希族與希臘在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等各個方麵關係密切,但致力於加入歐洲貨幣聯盟的希臘政府不想因導彈風波而影響自己的這一進程;第四,出於國內輿論和自身利益的考慮。盡管塞國內有相當多的人主張部署導彈,但更多的人認為,部署有限的導彈不會給塞島帶來安全保障,反而會造成局勢緊張,給經濟特別是旅遊業帶來損失。

)第五節統一方案再遭否決

1997年1月1日正式就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安南,很快把推動解決塞浦路斯問題提到了自己的議事日程。經與塞希、土兩族領導人多次會晤,安南不久促成了克萊裏季斯和登克塔什七八兩月分別在美國和瑞士舉行的兩輪直接會談。這是兩族領導人自1993年以來首次坐到一起。雖然這次會談未產生具體結果,但為後麵的繼續接觸打下了基礎。通過會談,雙方分歧越發集中在塞浦路斯的“人盟”問題上。

加入歐盟是塞浦路斯長久以來的夢想。塞政府於1990年正式申請加入歐盟。為促進塞和平進程,歐盟原希望希、土兩族能共同組成代表團參加談判。但希族方麵認為,入盟是解決塞浦路斯問題的“催化劑”,能迫使土耳其和塞土族方麵轉變立場。塞政府為此積極展開外交活動以推動人盟進程。土耳其和塞土族方麵堅決反對歐盟同塞政府舉行入盟談判,他們強調,塞必須在其問題解決之後才能人盟;另根據1960年塞浦路斯獨立協議,塞必須在土耳其人盟後才可加入歐盟。1996年12月,土耳其總理埃爾巴坎在一次關於塞浦路斯問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塞希族不能未經土耳其同意就加入歐洲聯盟。

1997年7月,歐盟把塞浦路斯和東歐五國作為首批入盟對象,這引起了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土族方麵的強烈不滿。土耳其副總理埃切維特出訪。‘‘北塞”,同塞土族當局簽署聯合宣言,正式提出土耳其與“北塞”合並的步驟。8月6日,土耳其外長傑姆再訪北塞,同土族當局簽署了一項具體協議,聲稱,如果歐盟不放棄同希族的人盟談判,土耳其將同“北塞”在經濟和財政上完全合並,在安全、防務和外交領域部分合並。土耳其此舉旨在向歐盟施加壓力,增加土族方麵在談判中的籌碼。登克塔什隨即退出了當月在瑞士舉行的兩族領導人直接會談。此後,登克塔什一直拒絕參加和談。

為解決塞浦路斯的人盟談判及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問題,美國總統克林頓同年6月任命曾經在解決波黑問題上起過關鍵作用的前助理國務卿霍爾布魯克為塞問題特使。霍氏11月中旬首訪塞島,主持了兩族領導人的直接會談。但12月歐盟盧森堡首腦會議再次確認了即將同塞政府舉行入盟談判的決定,而把1987年就正式提出人盟申請的土耳其再度排除在外,這導致了土耳其和塞土族更為強烈的反應。土耳其宣布中止與歐盟的政治對話,登克塔什也宣布自當月起停止塞島兩族間的一切交往,並拒絕會見任何歐盟來訪官員。

1998年9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紐約分別會見了克萊裏季斯和登克塔什,建議由他派駐塞浦路斯的常駐代表赫克斯女士進行穿梭調解,爭取促成兩族領導人恢複直接會談,推動塞問題得到公正、持久的解決。2000年2月,克萊裏季斯和登克塔什在日內瓦進行了“近距離間接談判”,其間,塞浦路斯的人盟問題成了塞統一進程中的重要障礙。

隨著塞加入歐盟日期臨近,包括歐盟、美國和聯合國秘書長等在內的國際社會紛紛加大對塞問題的介入,敦促兩族盡快消除分歧,實現統一。塞問題有關各方,特別是塞希、土兩族領導人在外部壓力下,同意恢複談判並接受安南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