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每天學點領導者的留人藝術(1 / 3)

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

——詹姆斯·柯林

善於利用“感情投資”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依靠嚴格的製度約束和獎懲機製,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就被管理者而言,這些都是“被迫”的,是管理方式的低層麵的東西。

“收心”,才是廣大管理者應重視的,如果管理者都能做到使下屬心甘情願地為自己工作,那樣的話,管理也更為容易,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也必更為巨大。為了籠絡下屬,在必要的時候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可能是必要的,也是最有成效的。

管理者應該同下屬建立起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打交道,與下級平等相處。遇到不好處理的問題多與他們交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們體會到主人的感覺。對於下屬的成績一定要認可,並且適時地加以宣傳,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來可以讓下屬知道你想到了他,對他表示了認可;二來也可以增加個人情感,也是一種情感投資。最重要的事也許就是贏得下屬的心了。

管理者應該為下屬撐腰,在關鍵時刻應該站在下屬的一邊,替自己的下屬說話,維護下屬的利益,愛護下屬,使下屬有一種“知遇”的感覺。

周泰原是東吳一位部將。有一次,孫權領兵住在宣城,突然數千山賊把他包圍起來。孫權左衝右突無濟於事,連他身邊的幾位大將也驚慌失措起來。這時,周泰卻毫無懼色,他呼喊著衝入敵陣,手起刀落,殺出了一條血路。這時他已身受重傷12處,血染戰袍,但他不知疼痛,依舊追殺,終於保護著孫權衝出重圍。而他終因流血過多而昏迷過去。

此後,周泰便成了為孫權獨當一麵的大將,更受孫權信任,連徐盛、朱然這樣的名將都成了他的部下。但徐盛、朱然等對他並不服氣,有時也說些不三不四的話。

孫權得知後,思忖半天,就召集文官武將同來參加盛大的宴會。他首先致辭:“今天是慶功宴”,說著,便東張西望尋覓周泰的座位。人們不知主公在找誰,也不知為誰慶功,都三三兩兩地猜測著。這時孫權收回目光,接著說道:“這第一杯酒,大家同飲,然後,我們再按功敬酒。”說完,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隨後,孫權捧著酒來到周泰麵前說:“他身上的傷痕,就是戰功的標誌,我們按傷為他敬酒吧!”周泰連忙站起來想說些什麼。但沒等周泰開口,孫權就命他解開衣服,露出了滿身傷疤。孫權按傷疤的上下左右順序,逐一詢問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留下的。周泰每說完一處,孫權就提議為他幹一杯,如此共敬美酒十幾杯。人們見他傷痕累累,又聽他言簡意賅的介紹,不但為其勇猛而折服,還深為他從未顯示過自己而讚歎。尤其是看到孫權如此敬愛功臣,都極受感動,決心以周泰為榜樣,誓死報效賢明仁義的主公。宴會之後,徐盛、朱然等一改以往的態度,對周泰由衷地佩服和尊重了。

正如一位員工說的:“領導把我當成牛,我把自己當成人;領導把我當成人,我就把自己當成牛。”關心下屬,能夠換來下屬的尊敬和支持。

吳起是我國戰國時期的一代名將。他同下屬親如父子,同甘共苦,深得人心。由於他愛兵如子,他的下屬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因此,他統帥的軍隊打起仗來奮勇向前,戰無不勝,令敵人聞風喪膽。

有一次軍中一位士兵生了膿瘡而痛苦不堪,吳起看到了,就立刻俯下身去用嘴把髒乎乎的膿血吸幹淨,又撕下戰袍把士兵的傷口仔細包紮好。在場的士兵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位士兵的同鄉後來將此事告訴了士兵的母親,老婦人聽後放聲大哭。別人以為老人是感動得哭,誰料想老人卻說:“我這是傷心。我兒子的命將保不住了。以前我丈夫在吳將軍手下當兵,吳將軍對他也是這樣好,後來在戰爭中我丈夫為報答將軍的恩,拚死向前,結果戰死在沙場。現在又輪到我兒子了。”

士為知己者死,收買人心是最厲害的管理招術。在一個曆來重視情義的國度中,領導者如果能體恤和愛護員工,員工必然會以全力的付出作為回報。

具體說來,領導著怎麼將感情投資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第一,向下屬投之以關心和尊重

一個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若聽到別人安慰體貼的話語,心中是說不出的高興,一天的疲倦就是這樣輕易地吹散了。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人是企業唯一真正的資源,就應該尊重他,關心他,對他心存感激之情。真誠地去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就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下屬整天埋頭於工作之中,與他談工作的情況,那簡直是多餘的。如果一旦提起家中的瑣事,他便會立刻想起自己在這方麵關心太少了,自己倒還無所謂,倒是苦了家中之人。若領導不時地向下屬問問身體狀況以及家中的情況,下屬便會高興地作答。這時,他定會想,領導真是個熱心人。家中的那些事我自己都忘了,還虧得領導細心而記在心中,我真該努力工作才對。這樣,下屬不知不覺中整個心就偏向了領導一方。所以說,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能夠得到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如果領導能夠真誠地關心部下並加以利用,定會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效果。

美國斯凱朗電視公司的總裁阿瑟·利維為了研製閉路電視,曾錄用了一位有幹勁的年輕人比爾。比爾一上任便一頭鑽進了實驗室,整整幹了一個星期。在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比爾一連40多小時沒有離開實驗室,連吃的東西都是請人送去的。工作告一段落後,比爾在床上睡了一天一夜,當他醒來時,好像已老了10多歲。

此情此景,利維深受感動,他拉著比爾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要是你再不改變一下工作方式,我要停止新產品的研製工作。”“為什麼?”比爾一聽要停止研究工作心裏就有些緊張了。“因為像你這樣不分晝夜地工作,不等產品問世人就垮了。我寧願不做這種生意,也不能賠上你這條命。”利維的話確實感人肺腑。

比爾有些激動了:“不會的,凡從事這種研究的人都是這樣工作,很難改變。”

利維有些傷感地說:“是的,搞研究的人少有長壽者,但我希望你能節製一點。我知道你是竭盡全力地幹這項工作,即使研究不成功,我也不會怪你。”

比爾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不再是為工資、為了個人吃飯而工作,而是把研製新產品當作他和利維的共同事業,懷著一顆“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半年時間,閉路電視就研究成功了。這一成果使利維的公司有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利維的成功說明要多關心愛護下屬才能讓下屬拚命地為你工作。有的領導總是納悶兒,我既加“大棒”又扔“胡蘿卜”,而下屬工作熱情總是高不起來,可他素不知道規章秩序並不就能提高人的積極性,而扔“胡蘿卜”的無效則是這世上還有不為錢而活著的人。人除了物質的需要之外,還需要精神的滿足。

許多領導的失敗就在於隻想下屬努力地工作而不考慮他們的感情。要知人心都是肉長的,隻有你對別人關心愛護,別人才會報之以李。總之,這一關心是體現在時時處處的小事之上,要熱忱,要真心。

第二,給下屬一些“小恩小惠”

一個領導者能使人感念的,往往不是威勢,而是他的德行與恩澤。隻會發號施令的領導者,自以為很權威,實際上並沒有得到下級的認可,反而會扼殺下級的創造性和進取心。

“以德報怨”是兩千多年前老子的名言,曆來各朝代的賢君名臣,都把這句名言奉為圭臬。例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為了想讓西南少數民族降服,並不是一味地采用武力,而是采取恩澤懷柔的手段——七擒七縱——最後使西南少數民族心悅誠服地歸順。

身為領導者,雖然無法事事向諸葛亮等偉人看齊,但至少要不斷地修養自己的道德,對於喜歡作對的下屬,最好是一方麵以威勢行使自己的權力,另一方麵不忘以恩惠德澤來感動他,使之衷心服從。

要得到真正的傑出之士,隻憑錢是不夠的,關鍵在於情、義二字,要用情來打動他們,現代領導者也不妨給你的下屬一些“小恩小惠”,利用感情投資來籠絡下屬的心,你的下屬很可能因為你特殊的恩惠而感動,更加恪盡職守。

下屬為你賣命,僅以信任作為回報是不夠的,還要適當給予獎勵,以得再戰。即使下屬做成的是小事,也要表示感謝和嘉獎。這樣會讓下屬更有成就感,更願意跟著你做事。他會覺得,在你的手下做出成績容易得到承認和肯定。相反,做出了成績,你不給予獎勵,再做事情時他的主動性就會大打折扣,因為他會想即便做成了,你也不給予肯定,那幹著還有什麼勁呢?

李大亮在唐太宗時代,一度曾出任涼州督,他雖然遠離京師,對朝廷的事十分關心,經常上書皇帝,或對國事提出建議,或對皇帝有所規勸。

有一次,朝廷派使臣來到涼州,看到涼州出產一種名貴的獵鷹,便勸李大亮獻給皇帝。李大亮因此上書唐太宗說:“陛下為了集中精力處理國事,早已宣布不再打獵了,可是朝廷派來的使臣卻索求獵鷹。這若是陛下的意誌,表明陛下自食前言;如果是使臣自作主張,則又表明朝廷派遣的使臣不稱職。”

虛心納諫的唐太宗讀後,感動李大亮忠直可信,除回信對他大加表彰外,還賜給他一隻少數民族地區出產的胡瓶和一部史書《漢紀》,並在信中說:“胡瓶雖不是什麼珍寶,卻是我自己使用的物件;《漢紀》這部書,敘事條理分明,議論深刻博大,對如何治理國家,如何盡為臣之道,都有詳盡的闡述,我賜給你,希望你在公事之餘,認真閱讀。”

所賜之物,真是微不足道,卻別具一種親切感,李大亮怎麼能不備受感動呢?自然會更加效忠於皇帝了。他在戍邊期間,處理少數民族關係時,多有建樹。後來唐太宗將他調到長安,負責皇宮和東宮這兩大宮廷禁地的保衛工作,他恪盡職守,每當他值夜班時,總是通宵不睡,以致唐太宗感動地誇讚說:“你一值班,我便能整夜放心地睡覺。”

這雖然是一種小恩小惠的手法,但卻不可低估了它的作用,在臣下的心目中,這種“禦用之物”的價值比千金之賞還要珍貴,因為它表示了君上對受賜者一種特殊的寵信、恩惠,千金易得,而這種特殊的寵信卻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有這種幸運的人,很少有不受寵若驚的。

嘉獎不僅僅在物質上,還可以是口頭表揚,尤其是當眾表揚,會給下屬以很大的工作熱情。他的同事們都在場的時候表揚了他,會給他很大的心理滿足。下一步如不充滿熱情地做,會讓他覺得辜負了領導的表揚,也怕同事們以為自己驕傲了起來。所以,有時候一次口頭表揚勝過長一級工資。

第三 禮賢下士,增加親和力。

親和力就是以領導者個人為載體,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聯係和帶動周圍群眾,向四周輻射而產生的影響力和組織效能,從而在部屬和群眾中產生發自內心的信任和擁戴。親和力是單位形象和團隊精神人格化的代表,是領導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內在體現,是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的獨特形式,是領導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領導者應能保持與員工良好的關係,與員工建立一種相互信任、溝通順暢的工作氛圍。領導者不但要關心團隊內部的具體工作,而且應將員工視為主人翁、合作者,與員工形成魚水之情。換句話說,你要想成為領導者必須具備親和力,你要善於與員工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員工之中去。

領導對下屬的感情投資,會使他們產生“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正是他們願意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重要源泉之一。人人都不希望被排斥在領導的視線之外,更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被炒的對象,如果得到了來自領導的感情投資,無疑會更願意付出自己的力量與智慧。

學會獎勵和稱讚下屬

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意識到任何一個人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應當學會恰當地使用獎勵權去稱讚和鼓勵下屬的進取心和創造精神,使下屬認識到,如果能夠服從領導者的意願並作出相應的貢獻,就會受到獎勵和稱讚。日本加藤清正家的老臣飯田覺兵衛,是一位勇猛又擅長軍事的武將。但在加藤清正死後,家族被追加了爵位,覺兵衛卻從此辭官,也不到他處謀官職,而在京城過著隱居生活。有一次,他對別人說“我第一次上戰場上建功時,也同時目睹了許多朋友因戰殉職。當時,心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再也不想作武士了。可是,當我回到營裏,加藤清正將軍誇讚我今天的表現,隨後又賜給我一把名刀,這時,我不想當武士的念頭被打消了。後來,每次上戰場,我總有‘不想再當武士’的念頭。可是每次回到營裏時,總又會受到誇讚和獎賞,而周圍的人,都以欽羨的眼光看我。所以,我的心意一次次地動搖,總是沒有達成我的心願,也就一直服侍清正公。現在想來,清正公真是巧妙地利用了我。”像飯田覺兵衛這樣有名的武將,在麵臨戰爭時,也會心生害怕而有不想再當武士的念頭。更有趣的是,他因為受了加藤清正的誇獎和鼓勵,而將一生貢獻於服侍清正公。由此可見,當一個人被稱讚時,必定會心生感激而發憤圖強的。

發自內心地幫助下屬

領導者與下屬在工作中是一種上級與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是平等的。因為除了工作關係之外,人都是普通的人。人與人之間希望能互助和諧,因為人在世上不可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有人總是向往別人能給予自己幫助,但自己卻付出甚少;有人抱著一顆利他人之心,時時處處幫助別人,最後在危急時刻,溫暖的慰藉,無私的援手如雪花般紛至遝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句話是:予人方便,予己方便。那麼借用一下就是,給他人以幫助,到時人家自然就會幫助你,即助人等於助己。

現在有句時髦的詞叫“感情存儲”,這句話對於新上任的領導者來說更加適用,幫助他人如同把一筆錢存入了銀行,最終是會有回報的。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難處,領導者也是一樣。如果平時沒有一顆愛人之心,給他人以幫助,他人也不會愛上你的。領導要想在關鍵時刻得到他人的幫助,平時就應關心下屬,時時刻刻地解決工作、生活方麵的難題。

總之,如果領導如能真心幫助下屬,便會使下屬內心充滿了感激,自然對於交待的任務會全心全意去完成。為領導的事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最後,還是自己幫了自己一把。別人如果大災大難之時得到你的幫助,他定會記你一輩子。

讓員工產生歸宿感是留住人才的根本方法

對於大多數企業領導者來說,留住人才是他們的重要任務之一。但對於員工來說,有時金錢並不是作出選擇的惟一條件,工作環境的溫馨,工作夥伴的熟悉,工作配合的默契,都對一個人的工作心理狀態產生影響。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歸宿感,讓員工擁有歸宿感是人的重要原則之一,下麵讓我們來看看豐田的做法吧。

豐田公司的信條是:“雇員總是忠誠於那些忠誠於自己的公司”。為了表明公司命運與員工命運的緊密相係、不可分割,公司以“沒有許諾的終身雇用”向員工表明對他們的忠誠。在公司文件和經理的談話中不斷地提到終身雇用。比如團隊成員手冊中就寫道:“終身雇用是我們的目標——你和公司共同努力以確保豐田成功的結果。我們相信工作保障是激勵員工積極工作的關鍵。”

但在事實上,雙方並沒有簽訂什麼保證書。隻要在團隊成員手冊中同時清楚地寫道:“所有員工同豐田的勞動關係是基於就業自願原則的。這意味著無論是豐田還是公司雇員,在任何時候,因為任何理由都可以炒對方的魷魚。”但是豐田公司的員工都相信他們的工作是有保證的。

有位雇員在接受香港記者采訪時說:“公司是永遠不會將我們解雇的。即使不景氣的時候,我們也將被留在這裏,和公司一起渡過難關。”這種自信並非是盲目的。公司總裁多次公開表示,在公司困難的時候,不會裁員,而是將勞動力“重新配置”。“我們將利用這個機會來進一步培訓我們的團隊成員——我們這樣稱呼我們的員工。團隊成員將利用這個機會來繼續提高,而這是他們在繁忙的工作崗位上做不到的。”

豐田公司的一個部門主管說,他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幹了20多年。他說我在這裏待這麼長時間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豐厚的酬賞,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年的工作時間裏,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威信,確實不想再到別的公司去從頭做起了。他感覺他已經在很多情況下對公司做出了影響並且我也得到了認可。對他來說,這些事情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