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1 / 1)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中,文字的創造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而人類文明的發展又有賴於記錄文字的載體。中國古代經曆了甲骨刻文、青銅鑄字、簡牘成冊和絹帛書卷等漫長的過程,最終由東漢蔡倫發明了最為實用的書寫載體——紙。與其他古代所有的書寫材料相比,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可以說,紙的出現是人類文字載體發展史中劃時代的革命。

中國造紙術源遠流長,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曆史。據《後漢書》記載,公元105年(東漢和帝元興元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奠定了植物纖維紙及其製造工藝技術的基礎。中國古代造紙術的發明,也奠定了世界造紙工程技術史的基礎。自公元4世紀起,中國的造紙術東經朝鮮傳入日本,西經中東阿拉伯國家傳入非洲和歐洲。在18世紀,歐洲把中國的造紙術又傳到了美洲和大洋洲。中國的造紙術經各種途徑向海外傳播,並與全世界共享這一成果。近2000年來,紙作為世界通用的書寫印刷材料,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在今後還會繼續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積極影響。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年代(公元)記事105年我國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618—907年我國手工紙施膠與染色問世610—625年造紙術東傳高麗及日本715年造紙術西傳小亞細亞793年阿拉伯第一座手工紙作坊在巴格達建成。繼而傳遍歐洲各國:西班牙、西西裏、意大利、法國、德國1495年英國Hertfordshire建成手工紙作坊1637年《天工開物》載入造紙術工藝1680年荷蘭式打漿機發明問世1690年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建成手工紙作坊1774年含氯化合物用於紙漿漂白1798年長網造紙機雛形問世1807年長網造紙機在法國問世1809年圓網造紙機在英國問世1840年德國首創用機械方法處理木材製漿造紙,並在1870年投入商業運行,生產首批磨木漿1854年英國首創用NaOH處理木材及製漿(燒堿法製漿)1874年瑞典及德國開始采用亞硫酸鹽法製漿1875年塗布技術問世1884年硫酸鹽法製漿在德國問世1896年長網紙機最高車速達160m/min1920年長網紙機最高車速達320m/min1920年以後

製漿造紙技術飛速發展,其間主要技術成就有:化學品回收技術,連續蒸煮,連續漂白,連續打漿,夾網造紙機等。近代造紙機最高車速已達到1500~2000m/min;衛生紙機車速已高達2500m/min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