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蘭星大陸,艾蘭星星曆2319年。
戰敗精英軍團後,水晶軍團接受了“藍星不滅”城市民選管理委員會向納蘭頓帝國遞交的拜國書,藍星不滅正式並入納蘭頓帝國版圖,成為帝國的第15座城市。
截止艾蘭星曆2319年,納蘭頓帝國統轄15座城市,藍旗帝國統轄12座城市,艾蘭帝國統轄5座城市。
水晶軍團進軍路上的下一個目標是藍海灣地區,此地區由藍灣一號、藍灣二號和藍灣三號,三座城市組成,駐守該地區的藍旗帝國軍團為藍魂軍團。
說到這就讓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艾蘭星人的文明發展史和目前有趣的國家體製。
星球隻有唯一的一塊大陸,早期的文明是遊牧民族,後來生產工具由石器發展到青銅器,生產力隨之提高,艾蘭星人過上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定居的農耕生活,加上物資交換的需要,使城市應運而生。每一個城市都由全體城市居民民主選舉出的城市管理委員會和市長管理。
後來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更加細致的勞動分工產生,城市之間的分工合作,加速了全大陸各個城市之間的交流。
建立適用於全大陸的統一、公平的行為規範成為大家共同的希望。2319年前,大陸全部32座城市的代表在當時大陸最大的城市水晶之心召開了全體大會,統一選舉了大陸最有名望和公信力的艾蘭家族族長為大陸的最高執政,統一製定法律並建立全大陸唯一的軍隊來監督法律的執行,這一年被後世定為艾蘭元年。
統一整個大陸的艾蘭共和國就此形成,這也是艾蘭星名字的出處。由於後來艾蘭家族的責任心和自我約束得到全體艾蘭人民的認可,最高執政的位置也就一直由艾蘭家族的曆任族長擔當。
艾蘭軍隊由各地征召到帝都又混編後派往各地的職業軍人組成,物資補給完全依賴帝都,沒有地域性,隻宣誓效忠於最高執政。
久而久之艾蘭共和國逐漸演變成了艾蘭帝國,但帝國卻執行著嚴格的軍政分開模式,軍隊上高度統一,城市治理上則完全由各城市民選的城市管理委員會和民選市長管理,城市隻對帝國有納人頭稅的義務。而帝國派駐各地的軍隊保證各個城市的完全民主,並保證帝國稅收,剿滅盜匪,維持地方安定。
軍隊絕不進駐城市,城市也絕不私存武裝。皇帝成為軍人的最高稱謂,以服務於全體艾蘭人民為光榮,並以保護民主和人民為己任,並因此而受萬民敬仰。
如此開明的政體讓艾蘭帝國的經濟與文明飛速發展了2000多年,也讓這種國家體製深入人心,直到那可怕的一天悄然降臨。
帝都水晶之心的水晶大爆炸,使包括帝國皇帝為首的帝國中樞機關及帝都五萬多居民,一夜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突然的變故,使帝國所有城市、建製軍隊、官員以致百姓都不知所措。
而現實的問題馬上降臨,失去了帝都的物質供應,本來用來保證地方安全的各地駐軍反而成了最大的隱患,一邊是物資無著落,卻武裝精良,而又無所效忠的軍隊,一邊是物資充沛,毫無武裝的城市,衝突一觸即發。
危機時刻,不在帝都得以幸存的皇族後裔,本應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而他們卻不知因何原因,攜家帶眷,躲進了東部沙漠裏艾蘭家族的龍興之地艾蘭五環。
臨行還敬告天下,艾蘭皇族子孫永世不許出大漠,如有人稱是艾蘭家族後裔,行走於大漠之外,遍可視為冒充,格殺勿論。艾蘭皇族的幸存成員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更加劇了帝國的分崩離析。
帝國駐軍中最有威信的納蘭頓將軍,臨危挺身而出,號召軍隊保持克製,要求駐軍所負責的城市,為所駐紮軍隊提供物資保障,待軍隊與城市選出代表,再行商議國家前途。
但皇室外戚家族藍族族長藍旗,出於自己的野心,竟然公開宣布水晶大爆炸是納蘭頓將軍的陰謀,並糾結了帝國中部地區所親近的軍團予以討伐。
而西部的軍團更親近於納蘭頓將軍,推舉將軍為主帥,反擊外戚家族的討伐。雙方都自稱正義,並逼迫不知如何是好的中立軍團表態,寡不敵眾的中間派,隻能選邊站,兩大勢力就此形成。
而毫無武裝的帝國城市,也隻能誰打過來,就給誰交稅。好在帝國體製經曆千年,已深入人心,所以即便後來雙方勢力均自稱為皇帝,各自建立了納蘭頓帝國和藍旗帝國,但軍政分開的國家體製和帝國與城市關係基本保留下來。
正是這種原因,當水晶軍團兩天後進軍到藍灣地區時,藍魂軍團已退守長河的東岸,而長河西岸藍灣一號的民選城市管理委員會就按照慣例,向最近的駐軍也就是新來的納蘭頓帝國水晶軍團遞交了拜國書,藍灣一號正式並入納蘭頓帝國版圖,成為第16座城市。
長河西岸,水晶軍團駐地,指揮帳篷內。
“看來藍魂軍團是鐵了心的準備堅守待援了。”小公主看著沙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