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預測方法林林總總,易經六爻、四柱八字、梅花易數、紫薇鬥數等等,這裏對其它方法暫且不論,比較貼切大眾生活的,當屬八字或子平法,在民間就稱之為算命。
曆史上有記載的,將八字命學開創成一門學科的,是唐朝的天文學家李虛中,他發明了將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換算成幹支表示的方法,並將陰陽五行學說吸收了進來,根據八字中天幹與地支的五行生克關係,判斷人一生的吉凶災福。據說算的很準,有墓碑記載,當時的大文學家韓愈說他“百不失一二”,,意思就是說他準確率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隨著時代的發展,李虛中發明的這種算命方法,從皇族流入到了民間,並被五代時的徐子平所繼承,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
徐子平的確切生年已難以考證,隻知他是一名隱士,心無名利之心,長期隱藏於林,醉心於八字命學的研究,不僅能推算其它人的一生軌跡,還發明了根據八字推斷六親吉凶禍福的方法,使八字命學得到了完善。還將自己的許多算命技巧,編成形式多樣的口訣、詩歌、韻文等,給後人學習八字命理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促進了八字命學在民間的發展與流傳,他的這些研究成果,都收錄於他所著的【淵海子平】一書中,它書是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係統介紹八字方法的理論和專著,不過也有說法是徐子平之後的徐大升完成了這本書,不管怎麼說,此書對命學界影響巨大,很多人也將八字論命方法尊稱為“子平術”。
在徐子平之後,八字深入到了古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之中;小孩一生下來,就要請算命先生算一下他有沒有災禍,好不好養。再大一點,又要算一下孩子未來會如何,有沒有出息,能否光宗耀祖,若命中注定將來能出人頭地,哪怕拆房子賣地,砸鍋賣鐵也要供他讀書,如果沒有那個命,那就讓他老老實實的在家務農。等到了娶媳婦兒的時候,那就更少不了算命先生來合一下兩人的八字,才能決定兩人是否能成婚。商人外出求財,也要算命先生算一下是否有財運,沒有就不出去了;要是有,在哪個方向會發財。軍人外出打仗時,也要算一算自己有沒有生還有希望。讀書趕考,要算一下今年的流年怎麼樣,應該忌諱些什麼。當官的更是一刻也離不開算命先生,當上了官的,就要算一算這個官能當多長;沒有當上官的要算一下自己什麼時候有當官的希望。皇帝在用大臣時,要算一下準備起用的人有沒有當大臣的命……
總而言之,對於中國人來說,八字算命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使到了當代,也能從很多事情中看到八字命理的作用,這個已在序文中略表,此處暫且不提。
隨著時代的發展,八字理論方法也在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在子平法的理論基礎之上,宋代的衝虛子、僧道洪、徐大升等人,又對八字算命術進行了改進;到了明代,軍事家劉伯溫、命理學家張神峰等人,結合實際應用,擴大了八字算命的運用領域,像【子平真詮】【星平會海】【滴天髓】等書便俱有時代意義,到了清代又有沈孝詹、俞曲園、陳鐵樵等一班人馬,著書立說,頗有突破。
清末明初,正是社會變革的時候,西方的科學深深的衝擊著國內的傳統八字算命學,有許多人起來批判八字算命的不科學之處,但仍有一些人努力吸取西方科學的長處,來發展八字理論與方法,如袁樹珊、徐樂吾、韋千裏等人,就在這一方麵作了不少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