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某省城的一小區裏發生過一起人命案。租住在該房屋的兩位女孩被人殘忍地殺死了。一時間,小區裏各種謠傳不斷,尤其是同一單元的鄰居,很是有些擔驚受怕。後來,盡管房主對房屋進行了徹底清理、粉刷,卻一直無人敢租住。就算有不知情者來租,聽說凶殺案之後,也總是與房主大吵大鬧一番,立刻搬遷出去。於是,房主便以亟需花錢為由,以低於市場價一萬多元的價格,將房子賣了出去。
一位十分精明的生意人,在中介所發現了這套價格低廉的房子,生怕人家反悔,急急忙忙付清款項,高高興興地搬了進去。住在自己撿了個大便宜買來的房子裏,他心裏那個舒服,連夢中都在娶媳婦。漸漸地,他發現,鄰居們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好像自己身邊有什麼怪物似的。後來,他終於知道了,自己所買的房子中發生過一起慘不忍睹的凶殺案!
從那天起,他再進家門,總是提心吊膽,好像隨時隨地都可能從哪個角落裏竄出一個殺人犯……
更要命的是,他再也無法安然入睡了,他總是感到家裏有各種各樣的動靜。尤其是半夜三更,不是窗簾莫名其妙地飄動,便是門扇奇奇怪怪地響動。而且,他經常產生錯覺,從那慘白的牆上看到淋淋鮮血……
在他眼裏,他的家,簡直成了鬼魂出沒的地獄!
他病了,真的病了,住進了醫院……
鬼在哪裏?鬼在心裏!
同樣一件事情,前後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結果。這說明甘露與屍水,光明與黑暗,愛巢與鬼屋,本是同一個東西!當沒有分別的那一刻,平等無差別,是禪的境界,禪的體驗;執著一旦進入心裏,煩惱立刻升起,環境也隨之發生了逆轉……
魔由心生,當心中出現了魔障,則滿眼都是煩心之事。即使身處桃花源處,依然不會擺脫困擾,反而汙染了一方淨土;而一旦心中的煩惱之火熄滅,則處處清淨,就算是身處嘈雜喧鬧的紅塵俗世,依然心無掛礙,安然快樂。
煩惱少了,痛苦自然就少了
想要減少痛苦,得到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了解並正視煩惱,然後通過菩提心來淨化,讓自己的煩惱愈來愈少。煩惱少了,痛苦自然而然就會變少了。
當身體生病時,眾生就會煩惱。身體痛,就是因為對身體生貪而舍不得。所以,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時,貪欲會慢慢增長而舍不得身體,這時候所增長的是對自身執著的人我執。而不生病的時候放不下什麼?別人對自己講一些不好聽的語言,不管用詞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隻要逆耳,大概都不願意接受。聽到逆耳的言語就產生憎恨心,認為對方既然講不好聽的語言,那我就對他講更難聽的話,以牙還牙。像這樣,是在助長煩惱,這就是因人我執的存在而讓煩惱無限擴張。
如果把這種貪執用於正麵就會產生正麵的作用。比如生病時,慈悲自己的身體,但更慈悲別人的身體,想著無論別人現在處於任何情緒,包括憂愁、悲傷、痛苦、沮喪、煩惱等等,我都用同理心培養感同身受的感覺,這樣的感情一直培養以後,自己就不會在別人生病時麻木沒感覺。當兒女生病時,父母會有著比割下自己的肉還要痛苦的感受,這是培養感情而來的。這也是佛法裏講的自他交換。
這種愛延伸到六道其他眾生之後,就是大貪。如寂天大師所說,這是目前非常需要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將貪念用於讓自己解脫的大悲心上,而是用在產生負麵的煩惱上。產生煩惱的貪是什麼?孩子的學習不好,讓我跟著產生痛苦;別人對孩子的看法,讓我產生痛苦;孩子長大後工作的狀況,也會讓我產生痛苦。這種把孩子據為己有的財富,叫法我執。像這種據為己有的想法是煩惱愈來愈多的原因。我們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東西,欲望已經延伸到它上麵去了。這就是西藏高僧巴珠仁波切講的:“擁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大的痛苦;有多少執著,煩惱痛苦就有多大。”
世間之事,紛繁蕪雜,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世人受其所累,因而少有人能大徹、大悟,也便少有大解脫。陶淵明有詩曰: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