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末日之前(1 / 1)

清瘦幹練的身條,白皙的臉龐,在新聞訪談中時而透露出的青春勃發的豪氣與灑脫,在日常生活中又時而洋溢出的清新淡雅的森女氣質,這便是現在大家眼中的柴靜。

多年之前,那個還是滿腹少女情懷的柴靜,也曾希望自己能有一頭飄逸的長發,能夠在遲鈍的時光中展現自己最為抒情的一麵。但是後來,當她用自己的雙眼真正看到陽光背後湧動的那些陰影與黑暗之後,她的心裏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並開始學會用更加隱忍與溫和的目光去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獵取有價值的新聞事件時,柴靜似乎總是喜好匍匐前進,將自己擺放在最底層的位置,時而用男人般的灑脫和豪情去關注當今社會中那些尖銳的敏感性問題,時而又用女人的細膩和柔情去安撫事件中受創傷者的心靈。

在柴靜的眼中,新聞是沒有國界和禁區的,隻要是充滿個性魅力的訪談,那就是好的新聞采訪。即便在某些特殊場合中,可能需要借助男人的勇敢與豪氣來加強對新聞本身的感染力,但這些都是為做好新聞的一種強有力鋪墊。

有一次,柴靜與同事一起去深圳調查采訪一家外貿詐騙公司。因為這種對抗性采訪往往隻能在隱蔽中拍攝,所以在采訪中危險係數比較高。在采訪過程中,柴靜沒想到這位老總一邊拖延時間一邊偷偷進屋打了一個電話,十幾分鍾後,屋子裏便擁進了七八個滿臉凶相的大漢。

遇見這種場景,當時柴靜是十分冷靜地與搭檔同事對看了一眼,片刻工夫便互相心領神會。其中一個穿著黑T恤、戴著大金鏈子的平頭對著柴靜問道:“你們幹嗎的?”柴靜回答:“記者。”“來幹什麼?”“接到新聞線索來調查。”“誰給你的線索?”“觀眾。您是誰?”對方愣了一下,柴靜看了一眼旁邊的同事,知道他還在偷偷拍著,於是大著膽子反問道:“誰讓您來的?”“我兄弟……朋友。”

曾經給柴靜提供新聞線索的人說過,這些有著黑社會背景的人都有槍。但是柴靜知道這些人的目的並不是想傷害自己,隻是想將自己趕走。而同事又順利地拍下了這個場景,所以,任務也算完成。

然而,就是這一小會兒工夫,該公司老總已經在這些人的掩護下撤離了。好笑的是,柴靜竟然代盡主人之誼,客氣地將這些“黑社會”人員送到了電梯口,並且還十分豪氣地說了聲:“知道經理去了哪兒就告訴我們一聲。”這些“黑社會”人員相互對視了一下,哈哈大笑幾聲,走了。

柴靜在新聞采訪中時而張揚開來的如同男人一樣的豪氣,正是一種“身在其中,自得其樂”的體現。而在對抗性新聞中透露出的那種勇敢,更是對揭露新聞事實的一種尊重與果斷。

柴靜的每一次采訪幾乎都充滿了個性魅力,盡管生活中的她沒有絲毫的張揚。但是,一旦回歸到工作中,我們卻能看到她刻意淡化收斂自己的柔性,並在新聞中展現出那份亦柔亦剛的最為樸實的情感。而且她似乎總能以一種堅硬的態度,在鏡頭前完成自己最為真實的情感表達。

事實上,一個女人如若在自己柔和的品性中多摻雜幾分豪氣,便顯得與眾不同。想當初,柴靜在進入央視後不久,仿佛要大開眼界一般,對任何事情總是抱著一種好學的態度,將自己融入到部門的那些男同事中,不斷地從與他們的談話中發掘到更多知識。

當時,柴靜的同事楊葵就曾說過:“我們不太把她當女的看。因為她不囉嗦,不事兒媽,敢跟我們男同事拚酒,而且是白酒。當然她喝得也不多,也從來沒喝高過。因為他們從來不勸酒,都是自我把控。”

其實,豪氣的女人不僅備受女人的歡迎,更受男人們的青睞,因為這樣的女人更加爽快,更加坦蕩。尤其是在對待工作時,那份果敢、擔當,更加讓人佩服。而在工作中,柴靜所展現出來的那份豪氣與爽快,更有種讓人不加設防的親切感,讓人不自主地想去親近。

站在新聞的原野中,柴靜就像是一株等待成熟的稻子,在最富有節奏的時光中,與那個最為真實的自己相遇,然後一同在往後波瀾起伏的歲月中悠然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