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噩夢(1 / 2)

周浩已經喝得爛醉如泥了。

這感覺對於他來說並不陌生,已經無數個夜晚,他就這樣坐在自家的陽台獨醉。酒,一杯一杯下肚,眼前的景象呈現出扭曲的形狀,繁星在天際讓人眼花繚亂,微風吹過,周浩一手拎著酒瓶,一手拿著手機晃悠悠地走到陽台邊兒,目光呆滯地盯著數百米外的穀豐橋燈塔。

這燈塔是穀溪市最高的建築,晚上燈光亮起能夠照亮大半個城。

此時在周浩的眼裏,那燈塔的形狀也扭曲了,就仿佛一個巨人在揮舞雙臂,抑或是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在扭動著腰肢。

十年前的夜晚,周浩也是站在這個位置,也是喝得爛醉如泥,也是一手拿著酒瓶一手拿著手機,也是在瞭望遠方的燈塔。一別十年,周浩除了老了許多,一頭烏黑的頭發已經長出了白色的發絲,臉上也布滿了見證歲月的皺紋,但他的那顆心卻始終沒變,一切也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昨天……周浩經曆了人生中最難熬的一天,他的妻子死了,死在了家中。當時他如現在的王葵一樣年輕氣盛,年僅三十出頭的周浩血氣方剛,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了熱情,自二十五歲踏入工作以來,他也憑借自己的膽識與謀略破獲幾宗大案,很快他便從區派出所被調進了市警局。上司給了他更大的機會與挑戰,周浩絲毫感覺不到恐懼,相反帶給了他莫名的鬥誌,他要維護正義,他要保護市民,他要做一個英雄。

調進市局的第二個年頭,周浩結婚了,風風光光地結婚了。他的妻子在本市的商場裏自己租了個鋪子賣衣服,跟周浩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卻因媒人牽線走到了一起,這便是緣,婚後不久妻子便懷孕了,十個月後順利產下了寶寶。

初為人父的周浩喜悅之餘也明白了自己的責任,為了讓妻子和兒子生活得好一點,他開始更加拚命地工作,整日埋頭在各種案件之中。那是2002年冬至的某天,周浩如往常一樣來到警局,中午時領導臨時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內容大略是:青宛市步行街發現一具屍體,屍體被埋於雪人之中,雪人坍塌時屍體才裸露出來,青宛警方初步調查此案涉及甚廣,要求穀溪警方前去協助。

這是個好機會,周浩當仁不讓,率先表決自己願意前去,領導也同意了,派給他兩個人,次日便啟程去了青宛市。當時除了穀溪市外還有另外兩個城市的警員,專門成立“2002雪人案”調查組進行跨省調查。為了能在各省市派來的警員中成績突出,周浩沒日沒夜地調查,翻看資料,走訪死者家屬,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後,周浩將所有的資料彙總時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調查組的會議上,周浩率先提出了2002雪人案很可能不是獨立案件,而是一場連環殺人案,而且幾起案件有著相當長的跨度,第一件發生在1962年,第二件發生在1982年,直到如今的2002年凶手再度出來作案,跨度為40年,三起案件的共同特點便是以“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作為背景。

周浩發現的疑點得到了上級相當高的重視,幾乎同一時間上級派人來下發了成立專案組的文件,也任命周浩為專案組的組長,案件編號改為“6713安徒生謀殺案”。

接下來的日子,周浩帶領全組隊員展開了調查,然而時隔40年,所能了解到的信息也極為有限,案件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一年後,上級見案件仍無所獲決定撤銷專案組,但在周浩的堅持以及自信下最終決定再給專案組最後十個月的時間。

真正的挑戰就發生在這十個月內。

“6713安徒生案”突然間受到廣大群眾的重視,媒體開始紛紛報道,作為專案組的周浩被推到了台前,他終於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茫然,那段時間妻兒便是他最大的動力,他也始終堅信凶徒終有一天會落入法網,然而……

然而就在案件有了進一步線索之際,周浩卻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的內容大概意思是讓他不要再繼續調查下去,否則會後悔。這封信讓周浩看見了希望,很明顯凶手用匿名信的方式威脅他,這就證明凶手已經按捺不住了,也證明他們此時的調查方向是對的,或許他們已經離真相越來越近了,或許僅差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