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陽先生坐草室,看踏溝車望秋實。
·《元豐行示德逢》
雷蟠電掣雲滔滔,夜半載雨輸亭皋。
·《元豐行示德逢》
麥行千裏不見土,連山沒雲皆種黍。
·《後元豐行》
吳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後元豐行》
乘興欹眠過白下,逢人歡笑得無愁。
·《後元豐行》
往時所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酒酣弄筆起春風,便恐飄零作紅雨。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錦囊深貯幾春風,借問此木何時果?
·《徐熙花》
蒼梧之野煙漠漠,斷壟連岡散平楚。
·《燕侍郎山水圖》
暮年傷心波浪阻,不意畫中能更睹。
·《燕侍郎山水圖》
仁人義士埋黃土,隻有粉墨歸囊褚。
·《燕侍郎山水圖》
陶生養目渠養腹,各以所長為物役。
·《陶縝菜》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招約之職方並示正甫書記》
憶初桑落時,要我豈非夙。
·《招約之職方並示正甫書記》
金鈿擁蕪菁,翠被敷苜蓿。
·《招約之職方並示正甫書記》
昔人寶龜謂神物,奉事槁骨尤兢兢。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糝頭腥臊何足嗜,曳尾汙穢適可憎。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嗟餘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難瞻承。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複恐讒夫負之走,並竊老木為薪蒸。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
·《杏花》
君家段幹木,為義畏人侵。
·《奉酬約之見招》
雨過梅柳淨,潮來蒲稗深。
·《奉酬約之見招》
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
·《寄吳氏女子》
汝何思而憂?書每說涕零。
·《寄吳氏女子》
吾廬所封殖,歲久愈華菁。
·《寄吳氏女子》
欲尋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
贈約之》
且當觀此身,不實如芭蕉。
·《
贈約之》
湖陰宛在眼,曠苦千裏隔。
·《寄楊德逢》
占歲以知子,將勤而後食。
·《寄楊德逢》
晤言久不嗣,作苦何時息?
·《寄楊德逢》
明明吾有懷,如日照東壁。
·《再次前韻寄楊德逢》
渠來那得度?南蕩今已白。
·《再次前韻寄楊德逢》
寒魚占窟聚,暝鳥投枝泊。
·《仲明父不至》
何以況清明,朝陽雨秋水。
·《與呂望之上東嶺》
聊為山水遊,以寫我心悁。
·《與望之至八功德永》
我池在人境,不與猵獺居。
·《邀望之過我廬》
豈魚有此樂,而我與子無?
·《邀望之過我廬》
汲泉養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法 雲》
誰當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彎 碕》
惜哉此佳景,獨賞無與晤。
·《月夜》
踏月看流水,水明搖蕩月。
·《月夜》
山花如水淨,山鳥與雲閑。
·《兩山間》
且複依山住,歸鞍未可攀。
·《兩山間》
歸田負戴子與妻,圃蔬園果西山西。
·《題南康晏使君望雲亭》
出門亭皋百頃綠,望雲才喜雨一犁。
·《題南康晏使君望雲亭》
眾山若怨思,慘澹長眉青。
·《洊 亭》
秋日幸未暮,奈何雨冥冥。
·《洊 亭》
紅葵紫莧複滿眼,往事無跡難追尋。
·《光宅寺》
門前楊柳二三月,枝條綠煙花白雪。
·《春日晚行》
興盡無人楫迎我,卻隨倦鴉歸薄暮。
·《春日晚行》
汲水置新花,取慰以流芳。
·《新 花》
靈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四皓》
道德雖避世,餘風回至尊。
·《四皓》
穀廣水渙渙,出長雲泄泄。
·《四皓》
與其貴而拘,不若賤而肆。
·《四皓》
仰有桂兮俯有蘭,嗟女歸兮路豈難。
·《寄蔡氏女子》
望超然之白雲,臨清流而長歎。
·《寄蔡氏女子》
豈伊不可懷,而使我心往?
·《夢黃吉甫》
縱言及平生,相視開笑靨。
·《遊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澹然出穀中,變色未嚐輒。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楊雄尚漢儒,韓愈真秦俠。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好大人謂狂,知微乃如諜。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孟軻惡妨行,陶侃懲廢業。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試令取一毫,亦乏寸金鑷。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長鬆受穢死,乃以紅鶴故。
·《白鶴吟未覺海元公》
美者自美,吾何為而喜?惡者自惡,吾何為而怒?
·《白鶴吟未覺海元公》
汝謂鬆死吾依邪?吾方舍陰而坐露。
·《白鶴吟未覺海元公》
幽人適過我,共取牆陰徑。
·《示寶覺》
是夕清風興,煩雲豁然開。
·《定林示道原》
我所思兮在彭蠡,一奩寒晶徑千裏。
·《我所思寄黃吉甫》
寄聲五老吾念爾,相見無時老將死。
·《我所思寄黃吉甫》
世事紛紛洗更新,老來空得滿衣塵。
·《寄朱昌叔》
汝觀青青枝,歲寒好顏色。
·《與僧道升二首》
此鬆亦有心,豈問庭前柏。
·《與僧道升二首》
以財供佛事,不自費一物。
·《贈王居士》
雨豈為我行,邂逅與相遇。
·《題半山寺壁》
眾生不異佛,佛即是眾生。
·《題半山寺壁》
見山不礙目,聞水不逆耳。
·《書八功德水庵》
翛然無所為,自得而已矣。
·《書八功德水庵》
明朝投局日未晚,從此亦複不吟詩。
·《對棋與道源至草堂寺》
物我皆畏苦,舍之寧啖茹。
·《放魚》
時也獨奈何,我歌無有求。
·《霾風》
寄語讀書人,呶呶非勝處。
·《偶書》
借問山中人,雲今在何處?
·《即事二首》
無心無處尋,莫覓無心處。
·《即事二首》
底事春風來,留愁愁不住。
·《自 遣》
帝青九萬裏,空洞無一物。
·《古 意》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