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心血管係統疾病(一)(1 / 1)

(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運動試驗改變與R波振幅改變診斷冠心病的比較。

(1)運動方法

采取次極量活動平板或踏車運動試驗方法。

(2)測量方法與判斷標準

運動前及運動後即刻心電圖,取3~5個心動周期的平均值以測算以下指標:①導聯心電圖運動後即刻的R波振幅減去運動前R波振幅高度,若差值為陽性,為陰性。②導聯運動後即刻的波高度與下降數的代數和下降數值為正數減去運動前。③出運動後即刻的導聯的波振幅與導聯3波的振幅(負值)的代數和減去運動前的這些數值的差值。

(3)體會

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對120例冠心病人與50例正常人用運動試驗後波振幅改變的各項參數與傳統的段改變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對照。雖然運動試驗R波變化的各項參數指標並不明顯優於傳統的指標,但是可以互相補充,減少假陽性與假陰性。兩種方法聯合應用可以提高運動試驗對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

多巴酚丁胺負荷試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

(1)機理

大劑量多巴酚丁胺可使有顯著冠脈狹窄患者的心率明顯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收縮壓升高,心率血壓乘積增大。導致心室舒張期縮短,冠脈灌注不足,側支血供,尤其是心內膜下側支血供減少,並使心髒後負荷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加以冠脈血流分布不均,從而誘發心肌缺血的發生。

(2)臨床評價對冠脈多支(雙支或三支)狹窄的敏感性為84%,特異性為64.4%,準確性為72%。對靜息超聲心動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診斷的敏感性為89外,特異性為85%。對單支冠脈狹窄診斷的敏感性為81%,對多支狹窄或左主冠脈狹窄診斷的敏感性為100。預測有靜息室壁運動異常部位以外部位冠脈狹窄的準確性為81%。多巴鼢丁胺皿鉈閃爍掃描術對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為94%,特異性為87%。另外,應用此方法還可用於心肌梗塞治療後的預後判斷。

多巴酚丁胺半衰期短,用藥劑量可人為地控製,價格便宜,引起心肌缺血的作用肯定,且引起的副反應可被β受體阻滯劑所拮抗,因此可認為,多巴酚丁胺是一種大有前途的負荷用藥。

過度通氣試驗在冠心肩診斷中的應用。

近年研究表明,冠脈痙攣不僅可發生在不同程度固定性狹窄的基礎上,也可發生在造影正常的冠狀動脈。運動試驗雖對冠脈多支血管麵定性嚴重狹窄敏感性髙,但卻難以檢出冠脈痙攣。尤其對於變異性心絞痛發作不頻繁者(如少於1~2次/周),心電圖的價值有限。過度通氣試驗在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較有價值的誘發冠脈痙攣的激發試驗方法。

(1)方法患者取平臥位,安靜後記錄12導聯心電圖和血壓,在連續心電監測下,囑患者盡可能快而深地呼吸期間,每間隔記錄心電圖一次導聯心電圖或多導聯。心電圖和血壓。計算心率和血壓的乘積(雙乘積),以此作為心肌耗氧量的指標。記錄胸痛症狀和各種心電圖改變的起止時間。胸痛發作較劇或心電圖改變嚴重者可於記錄心電圖後予以舌下含服或靜注硝酸甘油以終止心絞痛發作。

一般選在上午9~12時施行,以避免內環境變化的影響,並可提高陽性率。試驗3天前逐漸停用β受體阻滯劑,24~48小時前停用消心痛和鈣拮抗劑等有關藥物。如病情需要可臨時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但須間隔2小時後再行試驗。由於在自發或激發心絞痛後立即行易產生假陰性,故應於發作4小時後方可進行。有關“自我保護”機製尚不清楚。

(2)陽性反應和判斷標準隻在無器質性心髒病者亦可引起心電圖改變,但通常僅是無診斷意義的I波低平或倒置,偶見段壓低,且一般僅出現於過度通氣當時。

(3)副反應及其處理一般無嚴重並發症。多數病人感頭昏或四肢麻木,此乃低碳酸性堿中毒所致,持續時間短暫。缺血持續時間較短,胸痛多能自行緩解,因堿中毒可迅速得以代償。少數患者症狀嚴重時可經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而緩解。如出現其它並發症可對症治療。

(4)禁忌症慢性肺部疾患、胸廓畸形、衰弱而不能耐受深快呼吸者;惡化型心絞痛不能耐受撤藥者;休息時胸痛時間較長,含服硝酸甘油無效或發作時有嚴重心律失常和左心功能不全者;左束支傳導阻滯、瓣膜病或心肌病者。

平板運動試驗間期延長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